投稿|年终盘点:社区团购,美团与拼多多的“光明顶之战”( 二 )
尤其在县镇市场,区域规划高度分散,村与村之间的距离往往有几十公里之多,网格仓配送压力极大 。
因此,针对下沉市场,多多买菜严格要求履约时效,对11点之前未能履约的网格仓罚款,对提前履约者进行奖励,很多区域的网格仓“一分为二”,进一步提升履约时效 。
另一方面,针对单量与GMV增长缓慢的县域市场,多多主攻团点批发,主推大件的酒饮、矿泉水等产品,即使网格仓分拣压力变大,但大件货能迅速提升多多的GMV 。
“大件货+分仓”双管齐下,多多在下沉市场迅速领先,加之部分商品价格极为便宜,整体单量也快速超越美团 。
但此一时彼一时,美团优选的单量又在今年年初反超多多 。
今年年货节期间,就地过年的城市人群筹办年货,性价比更合理的美团优选成为采买年货的重要选择;而美团优选也积极备战,大量一线员工被抽调去中心仓参与分拣 。
有调研数据显示,在年货节期间,美团优选的件均价对比去年12月增长了30%,日单量增长20% 。
差距微弱、热战不断,美拼(美团、拼多多)各有千秋 。
在单量数字上,美拼两大巨头你追我赶、互不相让,而在社区团购的持久战中,两家不仅是在比拼销售、履约和商品策略,更是两种组织风格的对决 。
组织力对决生猛,或许是对多多买菜最好的总结 。
去年7月,同程生活申请破产重组后,供应商齐聚苏州同程总部追讨欠款,并建立微信群以讨论追款事宜,而当供应商们还在讨论如何追债时,多多的采购就已经在讨债群里建新群、拉人了 。
同程事件暴雷仅仅两周后,多多买菜就在苏州开出了一场招商会,参会的主力人群就是曾被同程生活欠款的供应商们 。
快速反应、快速执行,这反映出多多买菜的“结果导向”思维 。
在2018年接受《财经》采访时,黄峥就将拼多多的企业文化总结为“本分”,员工各司其职,工作流程的每一环节都能拆解到每个人身上,相关的员工要对所在环节的结果负责 。
目标被细化,实施过程由决策层摊派,所有业务线的工作指标以结果为导向,高效的组织行动力背后,员工几乎不需要有主观能动性 。
而在多多买菜内部,省区负责人有一定的直接决策权,“比如多多在苏州召开的生鲜招商会,城市负责人可以直接决定,无需向上级特别报备”,有业内人士称 。
对多多而言,决策是否报备、上会显得不那么重要,最终可以根据结果反馈来判断决策是否可行 。
一个扁平化的组织高速远转,成就了今日的拼多多与多多买菜 。
拼多多的“结果导向”思维直接反映到买菜业务上,例如在开城期间,多多买菜招聘外包员工迅速开团,成本最低、员工追责风险最小,待业务稳定后再全部裁撤 。(详见文章《拼多多的刀法》)
包括选品环节,多多买菜会在同品类中选择价格最低者采购,而多多的态度是:只要消费者不投诉产品质量,就不会对供应商罚款 。
一切用结果说话 。
【投稿|年终盘点:社区团购,美团与拼多多的“光明顶之战”】相比之下,已经拥有上万名员工的美团,决策流程更长,决策本身也十分谨慎,内部判断新业务时往往要精确计算好投入回报率,再决定是否入局 。
尤其是在社区团购业务上,多多买菜能上午决定开城,负责人下午就奔赴各自的城市;而美团在入局前已经进行了数月的实地调研,却一直犹豫不决 。
对比多多买菜,美团优选对流程更为负责,在规则制度上尽可能做到“事无巨细”,但美团“总部统管”的行事风格,在落地执行业务时也存在问题 。
推荐阅读
- 投稿|一度超越微信登AppStore榜首,但“元宇宙”社交也难逃“月抛”魔咒
- 投稿|陕旅饭店集团破产重整,昔日“混改模范”为何沦为反面教材?
- 投稿|疫情之下,本土自主设备如何突围?中国制造的投机主义和长期主义
- 投稿|即视角|出海正当时:欧美、东南亚、中东、拉美市场观察
- 投稿|“东南亚小腾讯”跌入谷底:受阻的业务飞轮撑不起千亿市值
- 投稿|员工行为几乎全裸?深信服“监控门”背后
- 投稿|信任危机?一场针对民族企业的商业“阳谋”
- 哈苏|OPPO与哈苏达成影像战略合作!各家组合盘点,你更看好谁?
- 投稿|体量庞大,微软还能突飞猛进吗?
- 荣耀猎人|盘点几款很难买到的游戏本:能买到算我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