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经读记(10)付嘱品

不知不觉读到了坛经的终章,谢谢和尚,许久没有读到这么过瘾的文字了,和尚的话是说给至交的,没一句废话,听下来如沐春风,直落心田肺腑。禅宗在唐以后流传亚洲诸国,经久不衰,不仅仅是因为简便易行,更重要的是,提出了众生平等的观念,并身体力行,给天下人做出示范,打开明心成佛的方便法门。自性若悟,众生是佛,和尚教大家做自己。既然不是为别人活,干嘛自寻烦恼,处处委屈自己?点醒了多少梦中痴人!同样地,佛也是众生,怎能不善待他人?凡夫俗子斤斤计较,自有其不得不计较的苦衷。烦恼即是菩提,种种的计较,实为接人待物的教案,明心见性的通衢。各人有各人的造化,暗夜茫茫,凡人改变不了黑夜,不如试着改变自己。

万事由心。一切的是与非,心在哪里,人就在哪里。人心在感受万物,万物也在感受人心。芸芸众生,无时无刻不在交换一个信字,信则是,不信则非。似信非信,就是迷了。跳出是非,就是跳出原来的是非处境,做得到么?有个老和尚说,都中都中,对不对都对,行不行都行。在山说山,在佛说佛,站错了地方,行也不行。
一尘不染无过于婴儿,可是给他一把草,他是不会去吃的,婴儿也有是非。本心的心意,无非要与不要。所谓悟,就是分清自己要还是别人要你要。要紧的不是要不要,而是有没有必要。喝茶的喝茶,吃瓜的吃瓜,该干嘛干嘛。
【坛经读记(10)付嘱品】无上智慧,菩萨给你一双慧眼,让人心明眼亮,看清自己,看清众生,看清万物,看破一切法相。万法从心而生,你的心,他的心,以心换心,有钱难买愿意。有人不愿意,强买强卖,非奸即盗。
凡人不停地要,没办法,谁让他要啥没啥?可是,要的同时不可以不明白,这是在作孽,因为别人不高兴,凭啥给你要。众人乐乐吾亦乐,你乐我乐大家乐,这就对了。乐土之乐,也不过如此吧。
人情世故无非是两样东西,一是乐意,一是不得不乐意。给别人想要的东西,让他人乐意。他人乐意我也乐意,这是通人情。我乐意他人不乐意,这是狗屁不通。不乐意也不得不乐意,这是世故。乐意也假装不乐意,这是圆滑。佛家讲圆通,意思是智慧高深,脑袋里没有东西绊着,万事得心应手,如入无人之境。这很难。
这一节是和尚的临终嘱咐,讲了两层意思。一是佛法大意,两百来字,讲的很明白。二是布道的诀窍,可以理解为佛法常识,也可以理解为和尚的生意经。当然,同样的文字,各人有各人的理解,整部坛经也是这样,没有人能看清全貌,除非比和尚更高明。看不见的东西,谁有本事装在兜里?
有佛家讲信解行证,意思是修行要走完四段:信的阶段,解的阶段,行的阶段,证的阶段。和尚没说过这些,他说的玩一样,悟了就做,做了就悟,一切法,用了就明白,一切事,做了就知道。简单,不复杂。
文字化育心田,是为文化,善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