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中年的常想一二

没有什么大志,对后半生无非是吃得好一点,睡得好一点,玩得好一点,体验多一点,和某人牵手多漫步一点。享受社会进步的成果,过不咸不淡的生活。住老人院了还能用略微帕金森的手锄大地、斗地主,有力气再溜溜弯,看远处漂亮的人儿,想象曾经风华正茂的自己。
以上是老年生活狂想曲
今天想说临近中年的想法。四十而不惑,四十还有好几年,能早点不惑就不惑。真到四十时候:老子今年四十啦?这么快!


说我们相信的话
年纪越大,特别是工作久了,说话越来越不言不由衷。“哇,那个女孩应该喜欢我”,“你今天衣服很漂亮啊”。——自己都不相信,但特么又要说出来!真是握了一根小草!。复杂的社交里,自己说的哪句真哪句假,界限越来越不分明。自问有一股书呆子的食古不化而又桀骜不驯,我就不说,少说,不去阿谀奉承,装高冷。勉强可以躲过这些世俗。
世事就是这么奇妙,在你最不愿意发生的事里偏偏就做文章。
某日身体抱恙,一个人走在路上默默有种失去的感觉,好像略有遗憾些什么,好像有什么值得我去做但没有做?也许这就是体验生命无常。对啊,虚伪的,言不由衷的话我可以不说,但我相信的,我真实感觉的为什么不去及时表达呢?这不是小学生都懂的道理吗?


感受重要,还是懂得道理重要?


一个有趣的故事:印度圣雄甘地组织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说白了就是今天的反政府行为,违反诸多社会条例。问题是甘地曾在英国攻读法律!人家不懂法么,人家的法律水平会比现在的大律师差?明知道“违法”也要去做。
不管未来如何,我是觉得要去表达当下的感受,真实的。结果好与坏不重要,但那个是我想要的,我所相信的,我就去说。我相信的话应该建立在公义上,哪怕受尽质疑,也要去说!做真实的自己,请从尊重真实的感受开始。坦诚接受自己,少点遗憾。都临近中年,不能制造遗憾啊。


不受人惑
胡适,北大教授,自由主义者。有一次和学生说:“今天我要对我的青年朋友说,你们要做个不受人惑的人。”不受人惑,就是别人说的道理、言论你要带着思考,去判断,到底是不是真的,是不是可以用的。你信马列毛,你可能不是英雄好汉,你信儒释道,你也许不够真实。


这个时代不缺道理,不缺堂而皇之的观点。煽动人心的文章、视频让人欢呼雀跃。这是真的吗?人容易相信眼睛见到的食物。所以魔术师真是伟大的导师,各种花式表演告诉人类不要相信眼前的事物。凡事多问一句:这是真的吗?这个不容易做到,人是情感动物,易受自己情绪影响。高级情商的一种表现应该是:即享受愉悦心情,而又不随波逐流。说什么,听什么都能游刃有余,这样生活就乐趣多一点。
活了三十多年,多少有点鉴别能力。人间事都经历一遍,那是不现实的,当时但凡有事都能经过一下大脑思考,应该是中年人所必需的。不然对不起这么多年阅历。
摆渡众生
当然没有佛陀那么厉害啦,你又不是神。
某一年扫墓,看见有些墓碑的时间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看样子已经好久每人拜祭,打理了。顿时我感觉:毕生的努力,学习也好,精进也罢,有多少的成就,买了多少套房子,个人有多少的贡献等等,最终会随着我们的离去也一同离去。问题来了,那我们这么努力到底为了干嘛?!如果不是为了个人,我们所有的努力又会去向哪里?
芸芸众生,各自修行。修行本身没有高低之分。无论笔墨纸砚还是扫把锅铲都能延伸出生活的艺术。只是人有执念要平分秋色罢了。一字之褒,荣于华衮;一字之贬,严于斧钺。我们所做的每件事,都会对周遭的事物有影响。一念,一说,一行,皆有因果。
我是觉得,除了为了我们,一生的努力还可以影响其他人。影响大小再说,能帮助多少再说。就像刚才所说的,修行无所谓高低。我们尽自己的全力丰富自己,成就自己,同时能给予他人最大的帮助与影响,这个是非常愉悦的结果。这个社会很荒诞的,也很薄情。但不妨碍我们可以更优秀一些,更深情一些,能让他人内心获得财富,彼此感受世界还有温度。还有什么不完美?


【临近中年的常想一二】还有几年是不惑之年。如果有八十岁,四十就过了一半。兴奋啊,还有四十的光阴可以让你如此修为。非常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