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屏|2022年手机风向何处:平湖,惊雷与暗潮

来源:财经故事荟(ID:cjgshui) 作者:邓小轩 编辑:陈纪英
2021年划上了句号,这一年手机市场可以用“面如平湖,暗潮汹涌”来形容。
平淡指向手机的出货量,Canalys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智能手机累计出货量为3.33亿部,同比2020年的3.3亿台出货量增长仅为6.36%,谓之平淡。
暗潮汹涌指品牌的竞争,存量竞争之下,行业高度内卷,,“华为跌倒,其他吃饱”,格局重塑,位次重排。
华为因为中美争端的原因让出全球市场后,苹果、小米努力蚕食华为留出的份额,OPPO和vivo也在分羹,荣耀则在2021年下半年实现大逆转;全球手机市场份额排行从之前的“三星、苹果、华为、小米、OPPO”变成“苹果、三星、小米、OPPO、vivo”五强争霸。
折叠屏|2022年手机风向何处:平湖,惊雷与暗潮
文章插图

龙头们竞争之外,中兴、魅族、酷派等老牌也卷土重来。
中兴2021年全年出货量超1亿部,同比增长60%;魅族在9月10号宣布旗下品牌魅蓝回归,并发布30+款新品亮相;曾经的国产四大巨头中的酷派也以千元机正式回归。
在暗潮涌动的手机红海里,2021年手机形态和品牌还发生了什么变化?2022年又有怎么样的趋势与发展?《财经故事荟》将从手机形态、品牌位次、行业挑战三个角度,试图勾勒全貌。
多摄风暂缓,拍照难突破,折叠屏潮涌
2021年,手机在形态呈现两大趋势:多摄速度变缓、折叠屏渐成风潮。
随着手机摄影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单一镜头难以满足用户的拍照需求,且拍照效果的提升,作为手机卖点,易被用户感知、青睐,而手机摄像头个数从单摄到双摄再向多摄发展,也是2017-2020年手机形态变化的主旋律。
2017年,手机多摄渗透率为0,而到了2020年末,智能手机后置多摄渗透率已经达到了78%,也就意味着,10部当中有接近8部后置有3个以上摄像头。
目前单部智能手机摄像头数量平均为4.3个,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显示,到2024年平均单部手机摄像头数量为4.9个,摄像头数量增长已近天花板。
折叠屏|2022年手机风向何处:平湖,惊雷与暗潮
文章插图

摄像头数量逼近上限,手机拍照功能的大幅提升难上加难后,手机厂商们发现了另一个易被消费者感知且接受的创新——折叠屏首当其冲。
2021年,折叠屏手机崭露头角,用“三星加码、华为发力、小米OPPO入局,荣耀异军突起”来形容最为贴切,各大手机厂商纷纷发布折叠屏新机抢占市场,2021年,也被称为折叠屏量产元年。
折叠屏|2022年手机风向何处:平湖,惊雷与暗潮
文章插图

从出货量数据来看,折叠屏手机放量明显,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的数据显示,2021年折叠屏手机全球出货量达到900万部,占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4亿部)的0.63%;对比2020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大约只有194.7万部,只占智能手机整体出货量的0.15%。
进入2022年,折叠屏的开端没有令人失望,荣耀发布1月中旬发布le 9999元的折叠屏手机Magic V(12GB/256GB售价9999元),目前手机厂商中,仅剩苹果和vivo看似按兵不动。
但事实上,苹果已经开始招兵买马,早在2021年5月,就公布了最新入围的37家供应商名单,其中中国大陆的企业有11家,这11家企业中有2家(精研科技、富驰高)是涉足金属粉末注射成型工艺(MIM)。
折叠屏|2022年手机风向何处:平湖,惊雷与暗潮
文章插图

MIM是一种将粉末冶金与塑料成型工艺相结合的新型制造工艺技术,是折叠屏必须使用的铰链的关键技术,而铰链是折叠屏手机的成本大头,IT之家的成本拆解发现,铰链成本可以占到终端零售价的10%左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