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阅读教学教什么》1-33页

愧疚,赶在最后一刻交作业。而且既定的阅读任务还没有完成,目前我只看到了33页。也不好说什么借口了,还是直接写读后感吧。
首先,我想谈谈《阅读教学教什么》这本书在阅读过程中让我产生的共鸣。读王荣生教授的著作时,常常会有些感叹:“这个人可真厉害,把我一直困惑不解或无法表达的事情能阐述得如此清楚!”这次读《阅读教学教什么》前33页,同样也有这样的感受。
在《前言》中,王荣生教授提到:共同备课,并不是追求一篇课文的‘最佳设计’。而是希望通过共同备课,使老师意识到:(1)哦,原来我这样做,是不对的!(2)哦,教学内容原来是这么来的!
这一点让我不得不将这本书放在“良心教育书丛”的位置。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要让面对孩子的成年人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理性觉察并且评估自己教育行为的有效性实属不易。
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我们都已经做了很多年的“大人”了,在面对孩子时,不自觉就会因生活经验、阅读经验的优势而自视甚高,从而忘记了学习的主体其实是“孩子”,忘记了对“教育”评价的标准应该是孩子们真正获得了什么,而不是你的教授内容有多高级。所以,在教学中能保有一份对自身的觉察非常重要。“我这么做,真的对孩子的自主思考有帮助吗?”我想这是每一个教育者都要常常扪心自问的问题吧!
说完共鸣,再谈谈我阅读前33页的收获。
收获一:有趣的阅读体验。
【读《阅读教学教什么》1-33页】这是一本讲“阅读”的书,不仅书的内容同阅读有关,书的编排也和阅读有关,这一点非常有趣。在《阅读教学的新研究》中,王荣生教授提到“阅读教学中教知识的目的不是让学生掌握知识,而是帮助学生抵达更深层次的沉浸式感知。”
其实,从前言开始,我作为一个读者兼学习者,已经在进入这份沉浸式感知的学习了。在前言中,王荣生教授进行了这本书的角色介绍,并建议读者把自己当作备课小组中的一员。
作为一名故事和小说的阅读者,我们会因为共情和移情进入故事,成为故事中的一员,不自觉地和故事中的人物对话,这是阅读带来的乐趣之一。
但在阅读相对专业类书籍时,选择一个角色进入的阅读体验我还是第一次。这让我意识到代入感不仅仅存在于故事类阅读中,其实在阅读其他类书籍或材料时,作为一个读者也可以自拟一个人设或角色定位参与其中,这会让自己收获更多。
收获二:“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阅读主体”的几层意思。
我想在这个共读群中,所有人不仅赞同“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阅读主体”这句话,并在各自的生活中践行着这句话。记得苏晴老师就曾说过:“没有看到孩子,还真不知道教什么。”
我也觉得“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阅读主体”就需要“看见”学生。在教学前,尽可能了解学生的阅读经验、思考状态,这些是教学的起点。教育的目标不是教出一大堆100分学生,而是尽量让每一个学生能在自己的基础上往前走。或者说,教育的目标是保持方向向前,而不是让所有孩子都同时到达同一个终点。
另外,我觉得“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阅读主体”的第二层意思就是要“听见”学生,珍视他们的答案。
在传统教育中,我们判断学生答案的标准常常只有“对错”,这其实忽略了“答案”的真正价值。
在和孩子相处中,我也常常听到千奇百怪的答案,之前的第一反应是“这是我想要的答案”或“这也扯太远了吧”,而现在我才意识到“这个孩子为什么会有这个答案”比答案本身更重要。
在王荣生教授讲到五年级的一堂课上,提到孩子们读完顾城的《远和近》之后给这首诗命名。孩子们给出的名字也是五花八门,但这堂课妙就妙在老师没有对“答案”妄下判断,而是倾听了孩子们如此命名的原因。
重要的不是答案本身,而是孩子们得到这个答案的思考路径,当孩子们将思考过程语言表达之后,一面梳理了自己的思考逻辑,一面也丰富了别人的思考角度,生活经验、阅读经验就这样彼此丰富了起来。
在阅读中“听见”孩子,重点不是听见孩子给出的答案,而是听见他们得到这个答案的过程。在这样的“听见”后,成人自会放下偏执,把孩子们作为了真正的阅读主体,也只有这样,成人才能进入孩子们的阅读框架,丰富自己对孩子的认识。
收获三:对孩子阅读资料的多元化思考,这份收获是我作为一个母亲的收获。
这个寒假,麦子的语文老师要求每个孩子至少读三本以上的书,并且在每读完一本书之后在班级QQ群中发布书名。老师的这个要求让我有幸目睹了四年级孩子们的阅读书籍选择现状。麦子的大多数同学在寒假选择的阅读书目竟然来自于同一个作家的同一类阅读资料。例如,大多数孩子寒假阅读的三本书都选了曹文轩的成长小说或沈石溪的动物小说,口味不是一般的单一。
我也看到班上几个语文成绩不错的几个孩子,他们自主选择的阅读范围确实要大得多,有孩子在寒假看了《三体》、有孩子看了《人类简史》。
除了这份寒假四年级娃的阅读缩影,在平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也观察到四年级孩子思考问题的方式已经也有了很大的差异。我身边有部分四年级孩子还是处在“感性思维”的阶段,任何思维均以“自我中心”来下判断,这部分孩子在选择书目时仍然集中在故事类书籍。而有部分孩子却已经逐渐养成了“元认知”的思维模式,在感性之外,他们能够理性地抽离出来看待问题,这部分孩子除了故事类书籍,也喜欢涉猎哲学、科普类书籍,他们的阅读体验丰富多元,每到绘本馆还会去翻阅新一刊的《看天下》。
这些观察和体会都让我在看到王荣生教授指出语文课文教材选材单一的点上不断点头。
当然,我知道作为一名家长,我无力改变老师教授的素材,但是我绝对能够丰富自己孩子的阅读材料,尽力引导让她的视野宽广起来。
以上就是我对这本书前33页的感受。争取下次能按时完成进度、当个交作业的早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