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输出我们为什么做的不如日本美国()

文化输出,有质量、有需要、有价值才是王道。


一张脸谱,一个民族符号,一个惊掉路人下巴的造型或表演,无非就是哗众取宠,留下了印象和谈资,没有深入人家的内心和生活。

日本输出的,是文化产业。是动漫,是音乐,是故事,是价值观。

美国输出的,是文化产业。是设计,是技术,是普世价值,是人性探讨。

熊猫是我们的符号,功夫是我们的符号,功夫熊猫是美国的文化输出。

迪斯尼在中国登陆,国人大惊:美国人的文化侵略了,于是当地政府紧急召集文化部门,让孙悟空、哪吒赶紧在隔壁舞动起来,不能让我们的后代只知道白雪公主而不知道孙猴子。

这是一种无聊肤浅的文化对抗。深层次的对抗是人性,观念,趣味的推广和教育。

好莱坞大片,推广的是高端技术下的人性,爱,个人英雄主义,普世价值的输出。

文化是一个产业,不是纯粹的国粹推广,产业必须针对需求进行挖掘,针对价值观进行打磨,针对趣味性流通性进行创造,不是日本人推广和服茶道,韩国人推广清酒泡菜,中国人推广杂技中医。

《熊出没》算是个比较好的尝试,尽管故事略有牵强,价值观略有生硬,但是方向是正确的。《熊出没》推广的是华夏民族符号吗?不是,是故事,是环保,是生活中正确的价值观。

中国传统文化,不需要输出,需要继承,这个世界强者说话,全世界都会不由自主地模仿强者,比如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就属于强者入侵,商家利用。

中国强盛如美国,以后过端午过春节的就不仅仅是东南亚和唐人街了,让白人黑人和我们一起赛龙舟吃粽子舞狮子放炮仗…

【传统文化的输出我们为什么做的不如日本美国()】不会说一句操你大爷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混华尔街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