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改造“顶流”娃娃( 四 )
“小布”四肢短小,头部和眼睛很大,后脑勺的拉环可以转动眼珠,变换4种样式,但是本身的表情和面容比较单调,皮肤过于光滑容易反光,也不利于拍照 。慢慢地,富有创意的玩家发现,小布娃娃很适合改妆 。经过一些玩家之手,动刀拆解改造一番,小布娃娃的表情可以更生动,微笑、流泪、嘟嘴生气,呈现可爱的、忧郁的,或者魅惑的等各种妆容风格 。
于是,改妆的职业改娃师应运而生 。
娃圈内的娃娃种类很多,除了 Blythe 小布娃娃,比较知名的还有 BJD(球形关节人偶),OB11(日本obitsu公司的人偶素体)等,这两者更不用说,由于最初接到手的大多只是个“裸娃”,所以买娃只是个开始,接下来的改娃、养娃才是重头戏 。
因此,改娃的“整容医生”在娃圈是个标配职业,手作大佬门前排队改娃的家属络绎不绝 。
【投稿|改造“顶流”娃娃】而近两年流行的棉花娃娃和盲盒娃娃,也没能例外,万娃皆可改 。
据统计,2021年棉花娃娃线上交易额已突破10亿元,棉花娃娃正在从明星周边扩大到年轻人的新消费 。而这些填充物为棉花的绒布娃娃,虽然形象可爱,但是不能站立,不能转动身体,因此购买骨架改造娃娃的人也越来越多,多款骨架销量在各大平台遥遥领先,棉花娃娃改娃之风也逐渐兴盛 。
而盲盒改娃,则已经成为盲盒圈势不可挡的趋势 。最初的盲盒改娃针对的几乎都是抽到的“雷款”,于是有玩家将其回炉重造,“煮娃”破坏后进行再涂装、修饰,使 “雷娃”符合大众审美 。但随着玩家对颜值与个性的追求,盲盒圈的改娃赛道越来越内卷,溢价也越来越高 。在社交网络平台,泡泡玛特的许多当家 IP,如Molly、DIMOO,skullpanda等都成改娃的主流 。
文章图片
各种娃娃的工艺不尽相同,比如毛绒玩具和PVC盲盒就是两种路子的手工品,因此改娃也是不同的“手工活”,但殊途同归,都是一件很花费时间的事 。从构思,到拆娃、打磨、雕刻、填充,上色等等,很多改娃师觉得,每次改娃就像是一个创造新生命的过程,并且这种创造是独一无二的 。
从玩娃到改娃,始终需要消耗的材料都是热爱 。当然了,也得先建立在钱之上 。而另一个当然就是,既然改娃有利可图,并且价格也越炒越贵,那么势必会发展出一些只是为了赚钱的生意,而改娃相关产业链不可避免地触及到一些灰色地带,最直接的就是商业化侵权的风险 。
如果只是自己改娃,或者替别人改造收取一些手工费的纯“手作娘”倒还好,如果涉及大量的二创商用,本身就是侵犯版权的行为,而若是将一款公仔或者盲盒擅自融入米奇等其他IP形象,或者加入Hermes、CHANEL等品牌元素再出售盈利,那更是“侵上加侵” 。
但收益或风险,都需要改娃师自己承担,尤其在迪士尼娃娃的圈子里,地球人都知道米老鼠家版权狂魔的威名,所以大家也都格外忐忑与小心 。而每一个创意和偶然的手工改娃成品几乎也无法成为流水线的商品,并且考验设计水平,所以大多数改娃师们仍是那些因为热爱而坚持的人 。
Coco和入坑后认识的几个手作娘,形成了固定团队,Coco负责改娃娃形体和面部形态,有一个专门做眼睛,还有一个缝制娃衣,她们手艺精良,在圈子里口碑很好,排队的单子总是“滴滴”个没完 。
推荐阅读
- 智能汽车|北京产业转型:从“去叶留心”到发展“高”“精”“尖”
- 猎豹|全网都在夸的“猎豹”是什么?为何这些“黑科技”频频上热搜?
- 政策|浙江省“抢人”:创业失败贷款不用还?官方回应来了
- 大空间|不出冬奥村体验“上天入海”!这些智能设备令运动员着迷
- 投稿|一度超越微信登AppStore榜首,但“元宇宙”社交也难逃“月抛”魔咒
- 投稿|陕旅饭店集团破产重整,昔日“混改模范”为何沦为反面教材?
- 投稿|疫情之下,本土自主设备如何突围?中国制造的投机主义和长期主义
- k50|Redmi K50电竞版开卖:“奔驰联名款”海鲜市场需加价千元
- 投稿|即视角|出海正当时:欧美、东南亚、中东、拉美市场观察
- 投稿|“东南亚小腾讯”跌入谷底:受阻的业务飞轮撑不起千亿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