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思维30讲》(怎样理解愤怒与恐惧)

继续分享得到APP上梁宁《产品思维30讲》这堂课的主题是愤怒和恐惧。
愤怒和恐惧也是同生的一对感觉,都是来自于被侵犯。但因为个体不同,对侵犯者的体量判断不同。所以,有时是愤怒,有时是恐惧。
什么是愤怒
【《产品思维30讲》(怎样理解愤怒与恐惧)】愤怒,就是感觉到自己的边界被侵犯。
动物都有自己的边界。人的边界呢?就是自己的存在感的边界。
比如职场上,一个人去抢另外一个人的工作,就是侵犯边界。
什么是恐惧
一只猫在自己的领域里,来了另外一只猫,边界被侵犯,这只猫就会愤怒。
但如果来的不是另外一只猫,而是一只老虎,猫就不愤怒了,它会恐惧。
如果你仔细去分辨,不同的人,愤怒和恐惧的点也不一样。
你会发现英雄人物,在常人会恐惧的点,他体现为愤怒。
比如,有人侵犯你,比如,被偷,被抢,被打。有人呈现愤怒,有人呈现恐惧。
所以,本质上,愤怒其实是一种恐惧。
焦虑呢?焦虑也是恐惧。
它来自对恐惧的想象。因为是想象,所以无从逃避,所以是一种持续的恐惧,就会内化为焦虑。
羞耻感呢?羞耻感也是一种恐惧,它来自对社会评论的恐惧。
恐惧很重要。是我们观察人和做产品,非常重要的点。
一、恐惧是边界
恐惧会困住一个人的手脚。当你很努力地想说服一个人,去做一件你看来非常正确的动作时,对方不动,不是道理他不懂,而是他内心有恐惧,但他不愿意告诉你。
有人在一个没啥前途的公司岗位上待着不辞职不转行,在一段没有爱的关系里呆着被折磨,而不离开,不是对方对她好,有承诺,而是对方抓住了她的恐惧。
后天的知识技能道理逻辑都是一个一个的APP,而内在的愉悦、恐惧才是操作系统。有时候你不是缺某个APP,而是你的操作系统,只能支撑你到这里了。看到一个人的恐惧,你就基本上知道他的边界在哪里。
二、恐惧是动力
愉悦和满足感会支撑一个人在一个地方投入一万个小时,从而使这个人成为天才。其实恐惧是另外一种动力。甚至比愉悦的动力更为强大,或者说更强劲。
有时候,你看到一个人兢兢业业,完全忽略自我的身体感受和家庭体验,一切以这件事为核心,彻底忘我。他是因为愉悦吗?很多时候,是因为恐惧。
所以,面对一个年轻人,如果他在工作中,既没有愉悦,也没有恐惧。你基本上可以判断,他在这件事上,不会有什么成就。
三、恐惧是痛点
做产品就要抓痛点,我们都了解。但是什么是痛点?很多人会把“难受”当痛点。
所以,要么做一个让人愉悦到爆爽的产品,要么做一个可以帮人抵御恐惧的产品。
如果做一个看上去可以某种程度帮人不再难受,而在“爽”和“恐惧”无所作为的产品,那就是一个不痛不痒的产品,也许也有人会买单,但绝不会大火。
每个人的痛点都是他的恐惧,恐惧是痛点。人们会为了解决恐惧,毫不犹豫地花钱。例如中国的医疗和教育,例如医美。
四、思考
一个人恐惧太多,很难成事,也很难过得好。多内,心里有恐惧,自己整天惴惴不安,忧思伤身。对外,无论家人同事都会觉得和你一起很累。想办法减轻恐惧,直面恐惧,不断扩展这个区域的面积,工作上才可能取得越来越多的成就,我们的人生也才能体味到更多的轻松惬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