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哈哈、嘻嘻、呵呵、嘿嘿、噗嗤”等几个关于笑容的象声词中,“呵呵”原本是表达浅笑、微笑的,应用最为广泛。但曾不知几何时,“呵呵”一词在网络语境中几乎变成了专表不屑的意思,成了嘲讽的笑。
【笑谈“呵呵”】我原本也不知此事,挺喜欢用呵呵表达自己对人善意的客气,浅淡的害羞或是赞同。但在某次,经人提醒,这个词已经变为不屑的意思了,不可轻用。我百度查之,果然有这么个说法,比如对某人某事不屑,就会说“那我就呵呵了”。自此之后,我每当想打呵呵两字的时候,就会不由地楞住一下,然后要么只是发个微笑的表情,要么就打哈哈代替了。但是呢,哈哈这词,感觉笑的强度太大,生活中值得这么笑的事情不多;嘻嘻这个词,总感觉笑起来有点小女人样,对我不适用;嘿嘿,更有点狡黠,挺有阴沉的嫌疑;噗嗤,专表忍俊不禁的时刻,应用非常有限。因为不能呵呵了,日常聊天感觉挺受限制,对网络上不知觉间形成的这种习惯,我颇有不满。
这几日读一本苏东坡的传记,不意却看到东坡在给友人的书信中竟多次用了呵呵一词。比如:“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 “一枕无碍睡,辄亦得之耳,呵呵”,“不尔,不惟到处乱画,题云与可笔,亦当执所惠绝句过状索二百五十匹也,呵呵”。我再百度查看有无同类的话语,不想此事也早有人研究过,据说在东坡留存下来的作品中“呵呵”之处竟有45处之多。更有人研究认为,“呵呵”一词可能就是被苏东坡最先应用于笔端的。学术的研究,确然与否,姑且不论,但苏东坡喜欢呵呵,却是可以肯定的。而且这位著名的呵呵先生,每次呵呵,都是表亲切、率性而用的,完全没有现今网络上表“不屑”的嘲讽之意。
习惯总在不经意间形成,有个人的习惯,有社会的习惯。个人的习惯,不中意的,可以立马着手就改。社会的习惯,却是约定俗成的,对之不习惯的个人难免不受影响和束缚。对呵呵这个词现今在网络上形成的这种习惯,我是颇为不屑的,但我不准备用“呵呵”来回敬我的感受。那样,我可就真的上了愚人们的当了。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