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公单刀赴会,岂是贸然行动

三国时代时逢乱世,群星璀璨,有让人既受又恨的曹操,还有后世顶礼膜拜的诸葛孔明,更有N个行业视为鼻祖的关公。
如果说过五关斩六将,体现的是关公武艺超群,那么惊心动魄的单刀赴会,更是体现关公艺高人胆大,也因此让后人津津乐道。
那关公赴会,是冒险行动,还是精心设计的呢?表面上看,关公是逞一时英雄,实际上未必如此。
首先,是否赴会,是不需要过多讨论的问题,赴会更不是逞一时英雄。因为,无论如何,一定要赴会,而且还要表现精彩,起到威吓、震慑作用。否则,荆州孤悬在外,魏吴两国虎视眈眈,如果不去,不单是辱没关公威名,而且在与东吴未撕破脸的情况下不去,可能会视为软弱,无端引来兵火,虽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但是可以避免的就也没有必要刀兵相向了。
其次,关公的确非常自信,不赴会必然不是关公的风格。关公的自信不仅源于武艺超群以及熟读春秋,还有过五关斩六将不败的战绩,更有诸葛亮送上的高帽“孟起虽雄烈过人,亦乃黥布、彭越之徒耳;当与翼德并驱争先,犹未及美髯公之绝伦超群也”,此时的关公可谓信心爆棚;何况此时东吴没有世之名将,无人与之匹敌,加之鲁肃仅是文官,关公视东吴如无物。岂会拒绝赴会,岂会让人看低。
再次,相信经过评估,安全问题也没有达到威胁赴会的程度。久经沙场的关公,一直认为东吴是鼠辈,小动作不断,但毕竟对鲁肃还是比较了解的,对其主张联刘抗曹也是比较了解的。在曹操对东吴虎视眈眈的情况下,老实人鲁肃不会破坏自己一手促成的联盟,否则不仅违背自己的原则,而且会导致东吴腹背受敌,自身难保。鉴于对局势的分析和对鲁肃的了解,关公不认为单刀赴会存在性命之忧。
最后,为稳妥起见,关公采纳马良等人的意见,赴会前进行周密部署。表面上看是轻车简从,实际上在掩人耳目的基础上,已经埋伏重兵,并事先制定好撤离路线和信号。可以说,单刀赴会的安全性得到极大提高。
【关公单刀赴会,岂是贸然行动】英雄一世的关公,虽说有些大意,最后栽在吕蒙手中,但单刀赴会之时,绝对不是贸然行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在这回合中,体现的不仅仅是关公胆识过人,对局势洞若观火,更是事先进行周密部署,精心准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