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蚂蚁”上树,阿里焦虑( 二 )


为完善榜单的排名逻辑,自2月12日起,蚂蚁财富在单一申购人数的基础上增加了“周净申购金额”这一维度,当某只产品的同期“周净申购金额”为负值(即净赎回)时,将不能进入周销量榜单 。  
投稿|“蚂蚁”上树,阿里焦虑
文章图片

(图源:网络) 
蚂蚁财富给出的说法是,“因为我们的工作失误,‘周销量榜单’排名更新时,榜单规则页面没有同步更新,所以给大家造成了误解困扰,我们感到非常抱歉,将立即予以优化 。” 
这个解释有待商榷,但同时也抛出一个问题:第三方代销平台可信吗?是否有收取流量费和坑位费? 
一位南方大型基金公司的电商负责人告诉伯虎财经,目前国内基金公司代销格局一是银行代销,二是金融机构,三是第三方代销,最后是自己公司的直销 。 
根据市场情况,多数基金公司都会选择和银行或者是第三方代销平台合作 。而在两者的成本比较上,第三方代销平台看上去成本低,但实则并非如此 。 
“第三方销售机构有能力销售,收费便宜,自然会受到基金公司青睐,关键是第三方是不是真正便宜 。因为首先申购费、认购费都需要给销售渠道这是死的 。唯一可变的是管理费分成,但第三销售机构也要占去管理费分成30%到40%左右 。如果深度合作,第三方可能要求投一些广告,又会多一些费用,所以整体上看,没有太显著的差异 。”这位电商负责人透露 。 
2018年,一位知乎网友就发布帖子控诉蚂蚁财富收取广告费,不管投资者的收益 。“不核实基金实际情况,在首页推荐收益差的基金(收了多少广告费),对投资者不负责任 。” 
当然,蚂蚁财富矢口否认 。在2021年8月的一个采访中,曾任蚂蚁财富总经理的王珺(现任蚂蚁基金董事长)明确表示,“和我们合作的机构都非常清楚,我们从来没有卖过流量费或者所谓坑位费,过去不会,现在和以后也不会 。” 
蚂蚁财富是否有做出改变,是否收取广告费不得而知,但其代销性质却和淘宝天猫有异曲同工之处,广告费、坑位费是模式使然,而蚂蚁财富就面临着这样的取舍 。 
同样的,这样的现象,行业屡见不鲜 。 
据银行一位内部人士透露,“银行理财经理在选择推荐哪支基金与基金的佣金有关 。比如,排名靠前的基金受欢迎,但是给到银行的渠道费低;排名靠后的基金比较难卖,但是给银行的渠道费高,理财经理相对而言也会有较高的推荐佣金 。” 
这里面就存在所谓的坑位费,越难卖的基金要挤进排行榜就只能给更多的渠道费 。而在蚂蚁财富的基金周销量榜单上,是否存在相同的操作?这或许存有质疑 。蚂蚁财富面临的,还有脱不去的标签 。 
02 用淘宝的方式做金融,做流量还是做服务? 如果要算蚂蚁财富的年龄,只有4岁多 。 
但这只巨头是如何在短短4年多的时间里成为保有规模破万亿的第三方代销老大?这要从2012年说起 。 
2012年,蚂蚁金服的前身支付宝拿到了基金支付牌照,当时甚至还没有互联网金融的概念,而支付宝为了扩大支付市场份额,签下了各大基金公司的官网支付渠道合作 。 
但由于受到当时基金支付产品本身的限制,与传统的银行支付模式并没有明显优势,支付宝在摸索了一年后依旧收效甚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