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式公平倾向

《穷查理宝典》第十一讲:人类误判心理学。
?康德以其“绝对命令”而闻名,所谓“绝对命令”是某种黄金法则,它要求人们遵守某些行为方式,如果所有人都遵守这些方式,那么就能保证社会制度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最好的。
“绝对命令”是康德用以表达普遍道德规律和最高行为原则的术语。又译定言命令。其经典表述为,除非愿意自己的准则变为普遍规律,否则你不应该行动。

命令的表述形式有假言和定言两种。假言命令是有条件的﹐认为善行是达到偏好和利益的手段。定言命令则把善行本身看作目的和应该做的﹐它出自先验的纯粹理性﹐只体现为善良意志﹐与任何利益打算无关﹐因而它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康德式公平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社会形态,是我们在追求,却无法达成,只能接近的“乌托邦”。
不过在现代社会,每个有文化的人都表现出并期待,从别人那里得到康德所定义的这种公平。

康德式公平倾向给到我们的启示:
虽然康德式公平是一种理想状态,但当越来越多人开始期待这种状态,一个良心的循环就有了一个好的起点。
【康德式公平倾向】也就是说,我们只需要控制自己的行为模式在“康德式公平”的状态,就有很大的概率可以得到相类似水平的回馈,因为当你的行为符合了对方的期待,对方也会如此回馈与你。
举个例子:
在现在很多的老式小区,由于车位紧张,所以经常会出现停车挡住别人车位的情况,而在大家还没有接受现实之前,因为车子被挡产生发生矛盾的情况非常频繁,之后有些司机开始意识到问题并改变他们的某些行为,慢慢的更多的司机们开始改变并形成一种默契,他们会很规矩的停在有限的空间之内、尽量少的影响别人、在车内放置联系方式方便移车、在别人告知挪车后第一时间处理等等。
最终的状态:车位依然紧张,但矛盾已经基本平复。
在康德的眼中,我们应该把善行本身当做目的,而不是带有目的去做善事。但我觉得只要是善事,总还是做的好,当我们因为希望同样被善待而去善待他人时,那也是极好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