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刘备的成功之道
刘备是三国历史中一个奇迹,他从一介平民逆袭成为一个君主,这其中包含了太多太多的处世之道,为人之道以及成功之道。
“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胜子贞,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雄举孝廉,官至东郡范令。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刘备是三个君主里面起点最低的,就连皇室之胄这张王牌,也不过是徒有虚名罢了,刘备虽然身世是大汉皇族,家庭背景却薄弱,是没落皇族,一介布衣。
【论刘备的成功之道】但不幸中的万幸是——刘备有个好母亲。俗话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在刘备身上,刘老太太做得最成功的一笔投资,应该是送刘备去求学,这也是真正改变了刘备人生命运的决定。“年十五,母使行学,与同宗刘德然、辽西公孙瓒俱事故九江太守同郡卢植。”刘备上了一个好学校,接触到了了好的教育,好的老师,好的同学,使他从小就受到了周围气氛的渲染,有着正确的思想,远大的志向。同时,他的同学公孙瓒也是刘备“五易其主”中的第一主,也给了刘备一个机缘,是刘备人生中很重要的小转折点——通过公孙瓒接触了其他圈子里的英雄人物,为自己的英雄之旅打开了一个入口。
刘备起点实在太低,他没有先发优势。而这也就更让我们好奇刘备到底是如何成功的,也更衬出了他的不容易。
那他又是凭借着什么成功的呢?这其中有什么值得我们去琢磨的呢?
首先,刘备有坚韧不拔之志,为了理想奋力拼搏。
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一句童言虽然带着些天真与幻想,但是那其中远大的志向却也表露无遗。
因为有了理想,刘备不再甘于现状,而是决定出去闯一闯,乱世之中,命数不定,谁有能说准接下来会发生些什么?刘备虽然没有响亮的名号,没有有利的资源,没有充足的兵力。但是他有理想。他没有因为这些而放弃他追逐理想的脚步。
“灵帝末,黄巾起,州郡各举义兵,先主率其属从校尉邹靖讨黄巾贼有功”188年,跟着邹靖攻打黄巾军。“为贼所破,往奔中郎将公孙瓒,瓒表为别部司马。”既然被破,怎么办呢?投靠老同学公孙瓒。后来又因为机缘投靠了陶谦,196年,陶谦病笃,刘备于是掌管了徐州。好不容易有了一块土地,结果又被吕布抢夺,怎么办?“先主还小沛,复合兵得万余人。”没关系,自己先屯兵,再去投靠曹操,但曹操这里又不能久留,刘备就投靠了袁绍。201年,曹操与袁绍开战,于是刘备投靠了刘表。一停就是六年,直到208年赤壁之战,刘备才彻底开始翻身。
刘备就这样度过了自己的前生,东奔西跑,孤身一人,在夹缝中生存,慢慢等待时机。他又何曾不惆怅?自己的理想无法得到实现,只能一年复一年的等待,奔波。
如果换做我们,我们还能够坚持下去吗?失败复失败,还能够有继续走下去的勇气吗?一次两次,也许可以,三次四次,也许还仍然能够坚持下去,但是从二十多岁一直到四十多岁,还一无所成,我们还能够继续前行吗?
但是他可以,“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他感到万般无奈,他倾诉给诸葛亮,但却时刻等待着,因为他想有所成。因为他的理想支撑着他前进。
他的理想使他不甘于现状,他的毅力使他能够耐得住性子,继续前行。此为刘备成功之道其一。
其次,刘备有折服众人之仁,能够得到他人鼎力支持。
这也是刘备的一个杀手锏。他没有任何基础,没有人力,没有财力,也没有物力。孤身一人怎么在乱世中生存?靠人格魅力。
“郡民刘平素轻先主,耻为之下,使客刺之。客不忍刺,语之而去。其得人心如此。”这是一个与陌生人的故事,刘备得有怎样的魅力才能使刺客“不忍刺”。
在荆州被曹操攻破后,“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此到当阳,众十余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余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或谓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群众们都跟着刘备,但刘备却被曹操追杀,这时该怎么办?群下劝刘备逃,但是刘备说“以人为本”,这就是刘备得民心的原因,他把民众放在第一位,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设身处地去想一想,如果我们是民众,我们会不会愿意跟随刘备这样的君主呢?当然会的。这就是刘备的政治理念——以人为本。
“先主走青州。青州刺史袁谭,先主故茂才也,将步骑迎先主。先主随谭到平原,谭驰使白绍。绍遣将道路奉迎,身去邺二百里,与先主相见。”刘备虽然一无所有,但是能够得到各路诸侯的厚待,为什么呢?靠自己的为人谦逊。
这就是刘备的过人之处,能够凭借自己的人格魅力,他牢牢地抓住了人心,他使民众信服,得到了民心,他又使群下甘愿为其效力,得到了军心,他还使诸侯敬佩,得到了天下英雄的心,使自己能够有容身之地。此为刘备成功之道其二。
最后,刘备有智慧,低调行事,步步为营。
刘备“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他天生话少,他把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意图,把自己的志向都隐藏在心里,不表露出来。正是因为刘备的这种性格,使他为人低调,而这也为刘备后期崛起做好了准备。不被人发觉,不被人顶盯上,不被人针对。因为他出身低,所以他知道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韬光养晦,厚积薄发。
他虽然不言语,但是自己内心却有一把称,他很清楚自己究竟应该做什么。
在刘备投靠曹操时,曹操与刘备一同论英雄,而曹操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于是刘备大惊。刘备大惊,他意识到自己如果表露出来英雄之志,必然不会被曹操轻易放过,于是装作无大志,来瞒过曹操。随后便立刻离开了曹操。这就是刘备的先见之明。
当刘璋请刘备入益州后,“张松令法正白先主,及谋臣庞统进说,便可于会所袭璋。先主曰:‘此大事也,不可仓卒。’”刘备不着急拿下益州,而是慢慢来,因为他已经等待了太长时间,他深知凡事不能慌,需要一步一步来。“先主北到葭萌,未即讨鲁,厚树恩德,以收众心。”他开始收买人心,做好了一切准备,后来一举夺下益州。这就是刘备做事的稳扎稳打。
刘备夺取了益州后,他任用各种人才,无论是自己人,还是益州本地人,还是别人所不重视、所记恨的人等其他各种人才,“皆处之显任,尽其器能。有志之士。无不竞劝。”他会治理,他让每个人发挥到自己的作用,以达到团队的力量。
这就是刘备的智慧。他一步一个脚印,抓住时机,一举成名。他十分清楚自己要低调行事,于是他一点一点开始发展,但却不被他人觊觎,他掩盖的很好,但却时刻没有忘记自己的理想。此为刘备成功之道其三。
纵观刘备的一生,他前半生一直都在四处奔波,四处打拼,一直寄人篱下。直到四十五岁,通过赤壁之战,才有了自己的第一块地盘,才开始慢慢发展起来,夺了益州,夺了汉中,最后称帝。他最大的特点并不是“宽仁”或者所谓“伪善”,而是一路走来的坚韧不拔。多少次战场败北,多少次寄人篱下,多少次抛妻弃子,换做别人可能早就退缩了,但刘备硬生生挺了过来,才有了后来的雄踞一方,三分天下有其一。
在我们眼中,刘备武艺和才智平平,无出众的地方,但是他的过人之处就在于:耐得住考验,经得起诱惑,舍得放下身段,能够用一片仁爱之心将奇人异士团结在自己的周围。这才是真正的政治家的大智慧。
这就是刘备的成功之道。
而刘备的奋斗史也告诉我们: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
推荐阅读
- 热闹中的孤独
- JAVA(抽象类与接口的区别&重载与重写&内存泄漏)
- 放屁有这三个特征的,请注意啦!这说明你的身体毒素太多
- 一个人的旅行,三亚
- 布丽吉特,人生绝对的赢家
- 慢慢的美丽
- 尽力
- 一个小故事,我的思考。
- 家乡的那条小河
- 《真与假的困惑》???|《真与假的困惑》??? ——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