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工作》读后感二

读完《深度工作》,我对有成果的冥想很感兴趣。原因是Carol Newport所说的有成果的冥想所带来的好处:能让我提高专注度,让我提高深度思考的能力。而这两项都是当今复杂经济形式下能成功的必备两项素质。另外犹豫我自己一直在害怕很多事情,很多事情都能够给我压力。我闲暇的时候常常陷入各种胡思乱想中,担心很多无关紧要的事情。我并不能知道我表现出这样行为的深刻原因,但是我已经厌倦把精力放在别人或者别人的事上,我夺去思考关于我自己的事情。这两个原因让我决定对有成果的冥想这一简短描述作出深入分析,深入了解如何在我的生活实施。
我会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是如何在我的生活中进行有成果的冥想;
第二是目前我遇到的问题;第三是我要如何克服这些问题。
第一部分
有成果的冥想目标是:在身体劳作而心智空闲的时候(比如走路、慢跑、开车、淋浴),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件定义明确的专业难题上。
我的背景:坐标杭州,互联网公司,工作9点——6点,做五休二。每周会加班2天左右,基层管理者。
我进行有成果的冥想时间是:
每天
1、起床,穿衣服、刷牙、洗脸、叠被子大概30分钟时间,可以进行冥想。
2、 上班途中,包括等公交,坐公交,走路时间,大概是20分钟。
3、下班,坐公交大概20分钟,打车大概10分钟,在这10——20分钟内可以进行冥想。
4、晚上洗澡、洗头、刷牙、洗脸、敷面膜、泡脚、洗衣服、洗鞋、拖地、收拾衣服等,每天大概1个半小时,可以进行冥想。
每周
5、周末休息的时候,中午我会做饭。那边去买菜来回路上可以冥想,大概30分钟。
每月
6、出去聚会、娱乐的时候,等待公交,等待吃饭,一个月一次,大概是2个小时。
每年
7、长途旅行候车、坐车时光好好珍惜。
总结每天可进行有成果的冥想时间是2个小时40分钟,我初步目标是把重点放在起床时和晚上收拾时,可供冥想的时间是2个小时。
我进行定义明确的专业难题上有哪些:
我的身体
1、我该如何让自己身体处于正常状态。我会阅读相关书籍,进行拆书。
2、我要如何实践相关理论。
3、我要如何放松我的身体,有那些方法,有那些可以参考。
我的事业
1、接下来我会进行拆书,会选择《深度工作》写读后感五遍,再做五遍PPT。所以我可以思考文章的框架、PPT的框架,某一段落要如何书写等读后感相关内容。
2、每次看的书籍进行回想。每天晚上会进行阅读,有机会就开始回想。
3、我人生的第一个二十万。我要如何推进这件事,框架是怎样的?计划是怎样的?
4、80—140平方米住宅。我要如何推进这件事,住宅我要选择在哪里。
我的工作
1、思考业绩。
2、根据我看的书去思考公司的发展。
我的有成果冥想流程
1、选择一个定义明确的专业难题
首先我并不太清楚什么叫做定义明确,什么又叫做专业难题。我
相信这是很多一直在普通基层工作人的通病。脑中思路并不太清晰,没有好好整理。不过我可以参考Carol Newport的例子。我会选择根据我的关键问题,找出现在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然后去组织我的深度思考。
2、首先思考解决这个问题的相关变量,然后在工作中留心这些因素。那么如果我想写《深度工作读后感》,我需要知道我的切入点如何,读后感一般是3个角度:
①根据自己体会去写阅读后感受。
②焦点突破式(把握手中的一个关键点,写深、写透、写细)
③分析,书写作者的架构,描述作者想表达的内容。
我选择②,那么我需要选择焦点,经过评估,我选择了——有成果的冥想。那么些《深度工作读后感二》有哪些相关变量呢?
在这里我会遇到一个问题,我没有办法很好的确定一篇文章的相关变量。在这一步体现了教育的缺失。不过我可以根据我的理解去确定,后期不断优化。我认为《深度工作读后感二》相关变量是:
①开头、中间、结尾,也就是初高中所教的总分总。
开头:结合自己说明为何选择有成果的冥想。
中间:解析有成果的冥想,同时说明我要如何做;说明我会遇到的难题,同时说明我要如何解决这些难题。
结尾:归纳总结,规划说明接下来的行动。同时定回收方式,定领先性指标。
②这篇文章我想表达什么样的观点?
这篇文章我想解决那些问题?
这篇文章我希望我有什么收获?
这篇文章其实能够帮我梳理思路,为实践做准备,同时更深
一层去理解作者的思想,当然更好的话是能够超越作者的思想。结束后我就无缝衔接有成果的冥想行动。
③这篇文章我希望给读者带来什么价值?
我希望能够让读者更加了解有成果的冥想,同时让他们看到如何
将有成果的冥想引入到生活,以及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如何解决。
以上是我暂时能想到的变量,充分暴露了关于文章书写能力的欠缺
不过也没有关系,我先从这些角度去思考。那么我会从这3个变量入手:
①如何在我的生活中进行有成果的冥想。
②我会遇到的问题。
③我会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3、一旦确定了相关变量,就用它们来确定你下一步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如何在我的生活中进行有成果的冥想——下一步具体的问题是:我会在什么时候,在哪里,对什么问题,如何进行有成果的冥想。那么写到这前三项已完成,第四项如何进行有成果的冥想正在写中。
4、假如你顺利解决下一步的问题,这个有架构的方法的最后一步就是通过考察所得的答案来巩固收获。这样通过再一次执行这个程序,你可以提高自己的深度层次。
没有太懂这里的考察所得答案是如何考察的?再次执行这个程序是指对自己的答案进行有成果的冥想吗?我理解是对答案进行有成果的冥想,那么如何进行呢?
写到这里可以看出当我们仅仅去看一本书,想要去实践是多么的困难。仅仅看一遍书,二遍书,想要去理解并实践是多么的困难。那么如果阅读书——拆书(书的思维导图1次+读后感5次+PPT5次)——实践十几次后成功,这个流程打通是很有价值的。我们可以学习渠道无非以下几种:自己的经验、别人的经验、导师的指导。导师并非那么好寻找,别人的经验愿意分享,又能毫无保留,少之又少。所以书籍的珍贵程度只要审视生活,审视历史便能知其无其他可敌。
那么目前第四步我会如何去做?我会去实践或者产出产品,然后去发现问题,总结问题,制定我的原则。同时我也会看相关书籍,研究如何进行有成果的冥想。同时接下来我会记录我进行有成果的冥想时间、冥想内容、冥想感受等。
5、回收。我会定下有成果的冥想领先性指标:时间,并进行每周每月定期问责。定期问责在于总结这周成果,完成奖励自己,未完成总结问题,重点在于下周要如何完成。
二、我遇到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
1、有成果的冥想,这种能力需要实践来磨炼。Carol Newport尝试了十几次之后,才开始取得实际成果。
(1)能力需要磨练。我需要尝试20次,再去下结论。我需要耐心,
静候佳音;需要信心,相信我自己在磨练;需要正确的预设,有成果的冥想需要尝试20次,才开始取得实际成果。
尝试20次意味着每天冥想两次,我需要进行20天,那么我优先选择顺序是:
洗澡>洗头>敷面膜/泡脚>洗衣服大于早上起床洗脸刷牙30分钟>出门等车,车上。
从今天开始,2019年11月28日——2019年12月8日,我会进 行有成果的冥想,针对《深度工作读后感二》、《深度工作读后感三》、《深度工作读后感四》、《深度工作读后感五》,我的目标是在这10天把这两篇文章完成。
(1)我有避免自己思考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不愿意去思考,会寻找
浮浅的事或者电视小说、娱乐新闻来分散我的注意力。我想和最小阻力原则有关系,但是和其他的问题也是有关系,只是我不太清楚。那么目前我要如何去做呢?
①给直接制造有利用思考的环境
A:远离社交媒体、娱乐新闻;远离手机。
策略1:删除手机中其它可上网,可浏览娱乐新闻的软件。
策略2:手机每周关机1天。
B:我的睡觉、饮食、运动要更加科学化,见《改变你的作息,改变你的生活》这本书。
C:每周和家长联系三次,放松心情,同时也提醒自己一切努力也是为保护家长,让家长过得更好,分清重要的事和琐事,避免被琐事干扰。
②开始阅读有关思考的书籍,开始了解如何思考。我不愿意去思考的一个原因我猜测是我不会思考,不知如何开始。可从《清醒思考的策略》、《思考快与慢》、《如何提问》这三本书入手。
③引导自己去思考,而且成功进行有成果的冥想一次我可以奖励自己一次。可以是物品添置、奖励闲暇时光、奖励自己豪华午餐、自己心仪多时的东西等。
关于这个问题以上方法如果没有很好的解决,那就继续学习了解相关知识。
2、分心。当你发现某个想法偷走了你的注意力时,温柔地提醒自己可以稍后再回到这个想法上,现在先把你的注意力收回来。
我需要学会温柔地提醒自己,而不是和自己对抗。我需要意识到大脑的工作方式,大脑喜欢分心,喜欢新奇,分心实属正常,我需要温柔提醒自己。
3、原地打转
面对一个难题时,你的大脑会尽可能避免过多能量。这是人类演化的结果。其节省能量的一种方法就是避免深度思考难题,而是围着这个难题的已知部分不断地打转。我必须警惕原地打转,因为它可以迅速破坏整个有成果的冥想。当我发现类似的迹象之后,要提醒自己可能在原地打转,然后把自己的注意力推向下一步。
4、如何组织我的深度思考?
按照前面所述的有成果冥想流程。同时不断地去学习如何思考。
有成果的冥想我开始的时间、地点、思考的对象、如何进行有成果的冥想;会遇到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对有成果的冥想确定领先性指标;同时定期问责——每周总结、每月总结。这些都有初步步骤。那么接下来开始吧。今天洗澡和洗头的时候会开始进行有成果的冥想,定义明确的专业难题是《深度工作读后感二》可以从哪些角度优化。
我的目标是提高我的深度思考能力和用思考定义明确的专业难题挤走担心幻想无所谓的琐事。当然同时也能提高我的工作效率。
【《深度工作》读后感二】写到这里我意识到我写的焦点式突破,并没有达到要求,不够深,不够透,也不够细,需要继续努力。但我对于我花了3个早上,大概1+1+3个半小时,一共是5个半小时将《深度工作二》完成。所以我要奖励我自己电热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