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整理一下你的脑子吧——知识地图整理手册

脑子是个好东西
整理是一辈子的事情
整理脑子是一辈子的好事情


来,整理一下你的脑子吧——知识地图整理手册
文章图片
是不是很多人有碰到这样的情况:#遇到一个话题,话到嘴边难开口#;又或者是#台上的分享我不屑一顾,上台分享的我一脸茫然#。所以我们经常这样感慨,我明明就是知道,为什么感觉在脑袋里就是出不来。因为, 脑子就像电脑,也要随时清理一下,只要方法得当,可以让知识储备和知识升级都有所提升。知识地图就是很好的方法,下面分享一下知识地图的流程:
搭建地图框架 1、个人建议按照通用+重点+杂事来画,举个例子,如下图,在我看来,当下最主要的是在于工作,其次是个人生活,然后在工作中,最主要的是招聘工作,其次才是别的工作;
来,整理一下你的脑子吧——知识地图整理手册
文章图片
2、搭建地图时,最好搭建至三层,因为前三层,基本就是概念或者框架类的东西,可以理解为书本上面的目录,这种目录类型的,是可以借鉴别人的,也可以自己搭建,方法不限;
3、逻辑自洽:在搭建框架的时候,尽量不要出现杂糅,举个例子,比如游戏是我很喜欢的一种娱乐,它在娱乐的子结构,但是游戏攻略呢?是不是也算学习的一种?这个时候,判断的标准,就看第一反应,比如想到游戏攻略,第一反应肯定是游戏,场景的具象化也是大家聊到某个游戏的时候才会开始讲这个游戏攻略,所以还是应该把它归于游戏的子集。
4、完整但不冗余:首先是完整度,一定要想细,参考资料可以看你收藏的内容,票圈关注的内容,教科书的内容,别人的体系,平时聊天的内容,然后归纳总结成基础框架。同时,一定要减负,不要觉得今天听了一个房产知识点,就觉得要纳入范围内,这种零散的知识点是不能纳入成体系的,硬要纳入的话,只能非常勉强的挂靠在某个体系上。所以这个体系只是针对我个人的百科全书,而非真的百度知道。
构建空白模板 1、抽象的框架(一般三级、有些复杂的知识体系可以四级)之后开始搭建空白模板。空白模板,就是本人理解的四级内容体系和框架,举个例子(如下图):当我不知道校招具体的知识内容体系时,我自己搭建了白模板,就是我想知道的校招的具体内容体系:
来,整理一下你的脑子吧——知识地图整理手册
文章图片
2、白模板有很多思维体系的框架,一般遵循5W2H或者“人事物料法环”的原理,但是不同的知识体系,核心和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建议方法是先无脑输出各种白模板,然后再做减法,比如上图,还有校招的方式,但是在我的工作里面,很多社会上常用的校招方式我不大用的到,自然就刨除掉了。
3、有需要才搭建空白模板,因为空白模板的搭建相对浪费时间和脑力,也是促进自己思考的一个过程,但是短期内用不到的搭建空白模板,很快因为记忆消退而遗忘,之前辛辛苦苦思考的东西又没有保留,所以当有很强的粘性才需要考虑搭建空白模板。


来,整理一下你的脑子吧——知识地图整理手册
文章图片
填充内容 1、在完成空白模板搭建之后,开始填充相应的内容,填充内容的时候,不是简单的照搬,ctrl+C+V的模式仅限于做笔记,真正的融汇贯通的最低门槛是用自己的话复述,更加高级一点的是应用和分享。那校招举例,在定义这一项,不要用网上查出来的定义,应该是用自己的话概述出来。“企业招聘应届生,顺带建立品宣”,之所以加上后面,感觉校招越来越趋向于品牌宣传。
2、多升维:所谓升维,就是合并同类项,大部分知识的内核是一样的,还是拿校招来说,一个企业的校招,能否应用于另外一个企业,一个行业的校招能否应用于另外的行业,再然后,能否从校招当中归纳出项目制工作的各种空白模板。当带着这些思考去整理校招知识的时候,顺带也归纳整理出更加通用硬核的知识。这个套路是“举一反三”的精髓,也是为什么说有人能快速学习上手的原因,聪明本来就有方法论的。

3、明确权重:所有知识,都有糟粕——通用——独特——干货的分级,按照具体权重,应该有一些区别的对待糟粕应该是不会纳入整个知识地图,通用类就是人云亦云和网上可查的,可以纳入笔记范围,知道即可,比如项目流程、定义之类的;独特的就是自己的东西了,一定是自己的思考见解和理论,干货指的是在独特的基础上还是可用度非常高的东西。所以,权重高的知识点,一定要要重复再重复的,不要敝帚自珍,一定要多分享。
至此,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地图就算搭建起来了。


来,整理一下你的脑子吧——知识地图整理手册
文章图片
相互联结 知识地图搭建的过程是一个快速梳理自己内容的过程,但是弊端是单向分类的,知识本来就是散落的点,本来就是靠人为构建体系涵盖进来的。所以点和点之间有很多可以联结的地方,这步操作,是知识地图牢靠性的上限,也就确定了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是一步基本要靠自己原创和反复头脑风暴,才能牵线搭桥。举个例子,近期看了一本书叫高绩效教练,讲的是如何做好教练式辅导,书籍本身应用是在于领导力,但是读书会在解读书籍的时候,就说到了现实的体育锻炼和家庭教育,将高绩效教练本身跟生活的链接越来越大。我之前学过swot理论,本来应用场景是用于商业战略的,后面我发现用于个人总结和做事前的规划都还可以(稍微调整一下)。联结一定要多,越多越好,让知识点互相串起来。


来,整理一下你的脑子吧——知识地图整理手册
文章图片
日常维系 1、知识地图要借着契机大修:比如公司要做年终总结,项目完结的时候要做复盘等,趁机把知识地图做大修,比如重点工作是否合理,再比如重点工作的深度和广度是否足够,比如某个知识点是否有足够支撑起来的知识点体系,从而判断是否真正掌握这个知识体系(一般从3级开始看)。
2、尽量减少所谓杂项:很多时候会有非常多的零散和杂项知识点,有两种处理方法,第一种,把这些知识点归纳进已有的知识体系,另外一种,就是把围绕这个知识点,再搭建一整套体系,比如我近期看了一个健身的视频非常好玩,我就想要掌握健身相关的技能知识,但是发现基本是零掌握,就从地图地基开始,搭建所谓健身的一整套知识体系。
3、先做加法再做减法:很多人都想疯狂给自己的知识地图瘦身,这是不对的,当没有足够的知识容量让知识之间能做关联的时候,知识的牢固性是堪忧的,但是过于冗余的知识也会让人兴不起整理的兴趣,所以需要先做加法再做减法。


来,整理一下你的脑子吧——知识地图整理手册
文章图片
PKM(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毫不客气的说,就是一个学科,有一套完整地方法论,感兴趣的可以去查一查看一看,有很多知识大牛的分享。
点一波关注掌握一些规律,欢迎留言讨论,让自己要越努力,越幸福鸭!
【来,整理一下你的脑子吧——知识地图整理手册】

来,整理一下你的脑子吧——知识地图整理手册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