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万字,却没有签约,我是如何保持写作的灵感和热情的

这篇文章写完,我在就留下36万字了。
一年多的时间,36万。
36万字,却没有签约,我是如何保持写作的灵感和热情的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慢热型的人,当有一天在无意间看到这个数字的时候,着实把自己吓一跳。像大多数写作者一样,我是利用下班的时间读书、写文、分享的。当看到中书友中签约的人数越来越多时,我内心由衷的为他们高兴。
或许有朋友会问,写了36万字,还没有签约,你会不会心急?
36万字,却没有签约,我是如何保持写作的灵感和热情的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我想给朋友们分享这样的故事:
记得初中考高中的前两个月,因为身高的优势,体育老师建议我去报考县一中的体育生,并非常坚定的说,这样可以顺利考上,不然,使尽吃奶的力气都考不上。当时的学校是一个乡镇中学,也是我们镇上唯一一所初中。在那个时候,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会在初中毕业后选择打工,走向社会,与学校绝缘;然后高中毕业后,还会有一半以上的毕业生走向社会。所以上大学的学生便是余下不足25%的人,这部分人当中有百分之七八十的比例出自县一中。我当然明白考上县一中就意味着我有更大的可能考上大学。
回家和家人商量,妈妈只说了一句话:小女孩练体育太累太苦,还容易受伤,你还是加把劲儿在最后的两个月好好的学习,就不考体育了吧。
我把家人的想法告诉了体育老师,体育老师很不高兴的样子,撒手把我放在一边,督促其他同学的体育训练了。直到很多年后我才明白,我的一个决定,很可能影响当时学校的升学率。当决心放弃这个机会的时候,我才发现,考取县一中,我老实巴交的父母帮不了我,如果想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必须要靠自己。于是在剩下的两个月里,我每天五点起床,吃住在学校(当时初中已经是寄宿了),别人背过一遍的东西,我背两遍;别人写过一遍的作业,我写上好几遍,中考恰逢长身体的时候,长时间的点灯熬油,让我的体重急剧的下降,甚至在走路的时候会冷不丁的摔跟头,胳膊肘被摔的冒血,简单包扎一下便又走进教室。用当时班主任的话讲,只有班级前五名,才能考上县一中,当时班级学生是70人,也就是必须拼进那前五名,我才能达到我所定的目标。最后几场周考,我从班级21名,逐渐的爬升,慢慢的进了前十,到了中考时,我们班被县一中录取的人数为八人,而我排名第七。班主任在后来的总结说,没想到最后两个月的努力没有白费。妈妈讲,如果当时选择去考体育,说不定就放松下来,没有那么大拼劲儿了。
其实,回看整个过程,我发现,不是我两个月的努力有多有效,而是这两个月的努力将初中三年的知识全部唤醒。很多同学非常的聪明,英语一学就会,而我只能一遍一遍的去读去背,别人在初一便掌握的要领,我到初三才醒悟,因为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太多不好的事情,家人老师告诉你不要去做,但没有谁告诉你,正确的事情怎么去做。比如学英语,我最早见识到英语单词,是上初中以后,开始识别英语单词后,发现家里的抽屉里有一本厚厚的笔记,笔记中公整的记录着最初级的英语知识。问爸爸这是什么,爸爸说是他初中时学习记录下来的,而爸爸的学历,仅是初中,也早就把学到的知识全部还给了老师。没有肩膀可以站,只好自己成为自己的云梯。
所以,几乎所有学习知识的方式方法,都是自己去探索。还好,慢热型的人,没有放弃努力,最终取得了想要的成绩。
我的大学是一所处于西北的民族院校,在很多省份招生的时候,属于二本B的行列。在很多人看来,她是那么的不起眼,在巍巍贺兰山的脚下,更显的渺小。然而回头看走过的路,在我迄今为止的生命历程中,除了童年,过得最快乐的,便是四年在大学的时光。那里有我最挚爱的朋友,更是给了我无限发展的空间,学校的图书馆,在整个西北地区能够排上名头,里面的图书更是浩瀚。如果有人说读大学无用,我觉得他是没好好利用学校的图书馆。记得韩寒说过一句话:你可以没上过大学,但是你不能不读书。在我看来,上过大学,并不能与读过书划等号。
在大三的时候,当大家都在纠结是考研,还是找工作的时候,我对自己进行了彻底的分析:像多数人所说的,如果没有过硬的本事,无论考研,还是工作,都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成果。考虑到要回东部家乡,目前的学历找一份合适的工作,肯定很难。于是下定决心,考研。
我把目标定的很高,这也意味着我将以应付高考一样的精力和时间来完成这场考试。在此过程中,我把考试所用书籍,大大小小二十余本教材,一本本的复习,并做笔记,每天早七点图书馆开门时,便第一批冲进去占座位;晚上十一点关门时最后一批出来,如是做了大小十余本笔记,把需要复习的书本,翻得稀烂;把需要读的外版引进原著从前嚼到后,从囫囵吞枣到细细研磨。所以当面试中考官抛出一个评论看过的外文原版书的问题的时候,我很顺利的作答并获得了老师的认可。终于在2011年3月的最后一天,在面试完的同一天下午,收到了我目标学校的录取通知,那一刻,夕阳在西垂,但我发誓,那是我见到的最美丽的夕阳。
面试完回到学校后,便是准备着毕业。学院的老师激动地说,学院十年来没有出985、211的研究生了,有,从我开始。
其实我知道,和我一起每天没日没夜复习的一个朋友,他被北大录取了,是学校建校以来首位被北大录取的学生。
从那以后,学校的考研率逐步提升。或许,有的时候,人们是真的需要榜样,才能有勇气迈出重要的一步,然后走向成功。
我和这位朋友一样,高考失利,与理想的学校失之交臂,但倔强的我们,始终相信,即便起步不高,但在人生路上,我们仍旧原意做一只蜗牛,一步一步往上爬,去遇见更美的风景,更有趣的人。
所以,你问我,36万字,还没有签约,你急不急。
当写作逐渐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当通过读书分享,开始结交更多更有趣的人;当通过学习,让你得到不断的提升,你还会去在乎有没有签约这件事情吗?
写作带给我的,是日渐独特的观察角度,是日益细致的观察方式,是内心永远对生活的激情和热情,这些带给我的灵感,我想还会推动我继续写下去。
【36万字,却没有签约,我是如何保持写作的灵感和热情的】感谢每一位陪伴的朋友,我还会一直写下去,到写不动为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