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绝地行走》有感

好久没有看战争题材的电影了,一方面害怕看到过分血腥的场面,另一方面也是感觉表述的不够真实。
今天看的《绝地行走》,讲述的是一群民工支援前线的事情。想来正是因为他们的无私付出,才为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电影中的主人公叫鲍亮,是上丘村的一名木匠,手艺好。常言道:荒年饿不死手艺人,自然鲍亮的生活是不错的,而且花钱买了媳妇余芳。
媳妇逃婚跑了,要面子的鲍亮也在叔叔的带领下加入了支援前线的队伍。记得第一次运粮食的时候,鲍亮特别害怕,被饿坏了的国民党兵差点打死,即便在那样的时刻,危及到自己的性命,他也不好拿出他的斧头来保命。
【观《绝地行走》有感】鲍亮知道自己媳妇“牺牲”后,决定做一民正真的“民工”。他虽然思想上不太积极,但是脑子足够灵活,发现了敌人的降落伞,木匠手艺活也在战争中起了不小的作用。
渐渐地,鲍亮成长起来。在他看到自己的情敌时,嘴上很犟,但关键时刻还是用斧子救了他的命。他并没有因为个人的感情,而把国家的利益至于不顾。期间对他影响很大的是他叔叔的医生。
鲍叔是运输队队长,在发现敌人的炸药包后,毫不犹豫地选择牺牲自己,保全他人,从此,叔叔的拐杖也传到了鲍亮手中。
后来的鲍亮还被推选为“快速小队”副队长,确实进步很大。在经历一次弹药送达时战士们全都牺牲的场景后,鲍亮同志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开始犹豫起要不要复员的问题来,一次次任务的完成,成长起来的鲍亮继续留在了队伍之中。他已经不是一名支前民工,而是解放军战士了,用他的木匠本领继续为大家服务。
成长的过程是值得珍惜的,人无完人,能成长为大树的样子就是你今天需要努力的样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