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百亿“秃”围战,谁是最大赢家?( 四 )


2018-2020年 , 雍禾的人力成本分别占成本的45.6%、43.4%、39.8% , 小一半的收入都在医生和培训上 。还撰写《植发技术的研发与技术服务》 , 从术前检测、发型设计、术后护理三个主要方面制定详细规范 。
从权威性和成本投入来看 , 雍禾同样把医生素质做作为核心竞争力 , 不过企业迅速成长 , 管理难免疏漏 , 雍禾也因为手术失败被消费者起诉 。
植发和整容不同 , 整容好坏肉眼可见 , 植发却看起来都差不多 , 所以医生的手艺好坏很难肉眼分辨 , 却实际暗藏玄机 。
同样是成功生存1000个毛囊 , 熟练的医生手下 , 生存率能达到90%以上 , 技术差的医生却只有50% 。换句话说 , 好的医生从客户后脑勺提取1002个毛囊 , 能活1000个 , 而不好的医生为了保证存活毛囊数 , 却得提取超过2000个 , 甚至4000个毛囊 , 客户可能因此造成脑后部毛囊的永久性损坏 。
所以 , 雍禾这张卷子的分数还有待观察 。上市只是个开始 , 想做满分答卷 , 雍禾在扩张同时要完善管理 , 保证医生植发技术 , 少开发无用产品 , 多钻研硬核技术 。
03、2021年——防脱行业下一份答卷会是谁?从章光到雍禾 , 从抹药到植发 , 防脱“秃”围战进行到今天 , 出现两个有趣的现象 。
一来 , 生发和植发各自开花 , 没人一统天下 。这源于生发于植发存在天然的技术屏障 , 尤其对于生发企业来言 , 想要介入植发领域的研发、人力成本过高 。不过反过来 , 植发企业进入生发领域则更加容易 。2021年底 , 雍禾完成了与美国假发品牌哈发达的并购 , 并且积极开展咨询、植发、护理、假发销售的一体化 。由此可见其想要横向发展的野心 。不过 , 植发机构扩张已经暴露了雍禾管理的漏洞 , 多线开展的事业是一艘更大的船 , 雍禾能不能稳稳掌舵 , 还未见分晓 。
二来 , 这个最该拼技术的行业 , 却偏偏在拼营销 。近年来防脱消费群体发生了两个明显的变化:年轻化和女性脱发人数增加 , 2.5亿脱发总人群中30岁以下人群占比69.8% , 26-30岁占比41.9% , 其中 , 女性占总脱发人口的35% 。换言之 , 防脱不再是中老年男人的天下 。为了满足消费群体的需求 , 防脱产业纷纷开始营销升级 。老牌章光、霸王都开始进行IP联名 , 在包装和视觉设计上下功夫 。雍禾则在小红书、微博等新消费种草平台联合KOL宣传 。
然而 , 大家却似乎都没有在科技研发上大展拳脚 。根据章光天猫店铺数据 , 销量领先的仍是创立初期获得认可的101生发系列;霸王最近的2021年二季度财报中没有产品研发的经费记录;雍禾的招股书中 , 从2018年至2020年度 , 与接近营收半数的营销费用相比 , 其研发费用分别仅占总营收的0.8%、0.7%、和0.7% 。
防脱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先进的技术研发 , 然而目前来看 , 国内不论是生发赛道还是植发赛道都更花心思在“买”用户而不是“买”技术 。
明明最该拼技术的行业 , 却拼起了吆喝 , 也许这才是防脱行业产业升级真正的突破口 。
明年 , 毛囊克隆技术将正式进行人体试验 , 如果坏死毛囊可以再生 , 会给人类防脱事业带来全新的格局 。作为消费者 , 我们更希望看到防脱企业在类似这样的科研上的积极布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