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电子游戏的新想象,功能游戏Why so serious

投稿|电子游戏的新想象,功能游戏Why so serious
文章图片

【投稿|电子游戏的新想象,功能游戏Why so serious】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竞核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其实游戏几乎占了人生的一大半,以童年起始就在游戏中度过,一边玩一边学 。从经典的过家家到捉迷藏,成年后还有五花八门的电子游戏 。
 游戏带给人们的影响不可谓不大,只是长久以来,社会对游戏存在刻板印象 。有人主张电子游戏是精神鸦片、电子海洛因,沉溺游戏让青少年玩物丧志,甚至是产生暴力顷向;也有人主张电子游戏的正面反馈,可以让玩家在获得成就感之余,促进心理健康 。 去年官媒刊登一篇精神鸦片竟长成数千亿产业的文章,称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造成不可低估的影响 。对于电子“毒品”突飞猛进、发展壮大成一个巨大的产业 。文章中义正严词地抨击电子游戏对未成年人的影响,随后政策开始加强对游戏产业的监管,包括未成年人沉迷防治等 。 游戏产业的商业价值斐然,罗马也不是一天建成,可大众对游戏的负面印象更是根深蒂固 。对游戏厂商而言,发展功能游戏便成了应对有色眼光的突围之道 。01 游戏罗生门,是蜜糖还是毒药当社会大众认为游戏效果就是放松、沉浸、带来娱乐价值,游戏显得毫无意义 。 尤其在当代社会,家长们越来越焦虑,送孩子学习更多有用知识、才艺成为普遍选择 。在此背景下,游戏无可避免地被贴上耽误学习的标签 。 不可讳言,在个人成长过程中,人们就不断从游戏中学习、模仿 。在童年,游戏就是小孩的精神粮食 。 著名心理学家佛洛伊德认为:游戏可以让儿童从过程中得到快乐,减轻焦虑 。通过体验游戏,儿童能从游戏中被动的角色转移到现实生活,学会解决现实中负面的情绪 。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则认为,在认知发展阶段,游戏对于儿童是求知工具,可帮助儿童认识外界事物 。也就是说,儿童在游戏中的学习经历,对于日后他们建立行为模式、思维大有助益 。在游戏中,最重要的是让他们能自由探索,并尝试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避免日后他们面临生活难题时,选择逃避或是过于焦虑 。 从游戏中过渡到现实社会,从模仿到建立情绪控制能力和正确的情绪表达能力,游戏都是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 游戏的娱乐性质在于游戏中的反馈机制和奖励制度 。这两项机制会不断鼓励玩家继续游戏,但这也意味着这些元素也可以在游戏结合教育的过程中,用来提高学习动力 。除此之外,游戏的沉浸感能提高玩家对游戏的依从性及控制感 。 从最浅层次来说,游戏不仅影响心理及认知发展,对于教育也具有正向意义 。往深层来说,游戏的多样特性可以融入不同领域,提高游戏层次,平衡娱乐与功能,赋予电子游戏实用价值 。意即PLAY FOR GOOD 。 02 游戏功能的方方面面 如何运用游戏来达到正向的价值? 答案显而易见,即开发功能游戏这片蓝海 。 何为功能游戏?根据腾讯官方解释,它是游戏行业中的成熟技术和交互机制运用于其他行业和应用领域的游戏或游戏化的应用(在欧美,功能游戏通常被称为严肃游戏,即Serious Game) 。 而在伽玛数据创始人看来,狭义的功能游戏就是指企业研发初衷或者在运营过程中,有意愿将游戏与功能相结合,使用户在使用中达到学习教育、技能训练、康复治疗等娱乐以外的目的 。 功能游戏具备三大特性,分别是跨界性、多元性、场景化 。 跨界性是指功能游戏的核心在于其有特定目的,而非娱乐导向(不是没有娱乐) 。如教育、军事等,而跨界通常需要与科研、专业机构合作 。 跨界游戏是很严肃,但不代表不好玩,缺乏娱乐性则无法带出让玩家体验功能性的效果 。因此,创造多元玩法、题材是提供游戏多元性、娱乐性的主要元素 。 另外,功能游戏通常与具体场景深度结合 。尤其是医疗、军事领域,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与游戏设计应用 。 随着科技进步,学术、科学机构深入研究,跨界合作并非难事 。在趣味性上,游戏引擎、服务器等技术积累,能让游戏画面更逼真,游戏内容更丰富 。 在国内,功能游戏主要应用于教育、医疗、商业、文化、军事、公益,其中文化、公益占比过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