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冬奥,冰雪之约|一个跳跃花费上百万,烧钱的花滑培训为何火了?

科技冬奥,冰雪之约|一个跳跃花费上百万,烧钱的花滑培训为何火了?
文章图片

文丨豹变,作者丨袁玥,编辑丨邢昀
北京冬奥会闭幕当天,正是寒假最后一个周日 。下午两点,朝阳大悦城冠军冰场外,等待候场的散冰顾客排了十几米 。一扇玻璃门将冰场和商场的美食区隔开,门内白炽灯将冰场照得澄亮,气温仅零下三度,气氛却很热烈 。
冰场划分成两个区域,一部分供体验者滑散冰,上百人拥挤在冰面上滑行,人们年龄和水平不一,但这并不影响大家学习的热情 。冰面上既有来去自如的小孩,也有推着助滑器蹒跚学步的成年人 。而另一块区域,俱乐部的冰球少年们全副武装,手挥球杆激烈碰撞 。
前台的电话不断响起,一个工作人员忙着跟排队者道歉,小孩和成人女性的鞋码都租没了,要鞋还得等 。队伍中有人不耐烦的埋怨,进场二十分钟,等个冰鞋二十分钟,等到进场都要闭馆了 。
此时,在北京国贸、五彩城的休闲冰场内,冰上体验的热度更是有增无减,想要进行专业训练的花滑、冰球学员,则已无地可滑 。
三个女孩趴在冠军冰场的围栏上告诉《豹变》,以前是滑轮滑的,从没体验过真冰,看了冬奥的花滑赛事后相约前来体验 。
北京冬奥会给冰上运动点了一把火,其中花样滑冰的关注度最高,羽生结弦、俄罗斯套娃、金博洋等自带偶像气质的花滑运动员,吸引了众多年轻粉丝,贝尔曼旋转、阿克塞尔跳跃、燕式平衡……这些陌生的专业词汇变得具象又优雅 。
更多年轻人,尤其是孩子们的兴趣被激发,他们试图跳进冰场接触花滑,家长们也开始关心这项新兴又小众的运动 。这些热情只是冬奥效应的昙花一现,还是意味着更大的商业价值待开发,背后的实际情况需要一层层剥离来看 。
冰与“火”之歌北京冬奥运会开幕后,全国各地的冰场突然迎来暴涨的人流 。
即使在气候条件并不合适的南方城市冰场里,也开始“下饺子”般热闹 。有一位孩子正在学花滑的广东家长告诉《豹变》,“冬奥期间几乎没有时间上冰,一是人多滑不开,二是怕花滑动作伤到他人” 。
科技冬奥,冰雪之约|一个跳跃花费上百万,烧钱的花滑培训为何火了?
文章图片

北京冠军冰场外的排队人群/豹变
一家高端冰鞋店平时实行一对一预约制,大都是专业级的老客户光顾 。但最近,年轻的女性客人突然涌入,将1000元-3000元的入门级冰鞋买到断货 。老板告诉《豹变》,这种盛况近十年来前所未有,“我都没时间帮老顾客做维修服务了” 。
冰场人气爆红并非“偶然因素” 。2015年北京申办冬奥成功后,“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火种开始播撒,“冰雪入校园”等政策的施行,也为国内的冰上普及奠定了人群基数 。
在各类冰雪运动中,最受年轻人喜欢的除了滑雪,还有花样滑冰项目 。花滑里诸多运动员的明星效应为这项运动带来超高人气 。2018年,平昌冬奥会中,日本运动员羽生结弦以一曲《阴阳师》成功卫冕奥运冠军,当年中国花滑观众市场出现了指数级的增长 。
学习花滑的孩子逐渐增多,“冰娃”成了他们的代名词 。在媒体过往的报道中,花滑相应的初级考试人数近年开始暴增 。2018年成都站原有1500人参加考级,其中1000人都是考初级,原定两天考级时间变成四天,考试时间点能排到凌晨1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