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们|互联网设计师没有“35岁危机”( 三 )


对于陈沐而言 , 35岁并不是坎儿 , 相反 , 自驱力让他看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平时他也会主动与行业大牛交流 , 无论是找他们解惑答疑还是聊他们成功的项目 , 那些大牛们走过的路 , 踩过的坑 , 陈沐都会特意记下 , 他认为这是比看书提升自己更直接有效的方法 。
不过这种成长方式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设计师 。像富士康流水线上的工人一样的普通设计师大有人在 , 他们自身也很清楚这种机械化的工作方式是一个问题 , 有些对自我有要求的设计师会选择在网上自学 。但仅通过碎片化学习是很难建立起系统的知识体系 , 很多在职设计师还会报一些职业教育课程 , 在陈沐看来这种学习方式并不高效 。
对于设计这一行来说 , 总监级别并不是职业生涯的天花板 , 深钻业务型的设计师在协调能力以及技术上有夯实的基础后 , 成为业务负责人要站在更宏观的视角 , 对产研团队也有整体的把控是一种可能 。如果积累了丰富的设计资源 , 走专业路线也是不错的选择 。
3、非典型性互联网设计师 , 退居二线 , 从不加班对于久居一线城市的设计师来说 , 加班熬夜已是家常便饭 , 虽然忙碌却也在经验和薪资上有所收获 。
但并不是所有设计师都喜欢过那样的生活 , 张勇之就是其中一个 。每天下午四点半 , 是他固定接孩子的时间 , 与大部分设计师不同 , 在张勇之的生活里 , 加班几乎是不存在的事情 , 他在济南开了一家专门设计字体的工作室 , 平时工作也不忙 , 工作室的员工基本上就能把工作做好 , 他更多的是起到一个协助的作用 。
张勇之并不是设计专业出身 , 但他对设计比较感兴趣 , 所以在大学期间就自学了PS , AI , 并在大学毕业后 , 顺利在北京找到了一份设计工作 。工作两个月 , 他始终无法适应公司的环境 , 于是便辞职开始自由职业 。
作为一名自由设计师 , 张勇之深知个人IP的重要性 , 为此他每天都会坚持设计一些字并发布出来 , 时间一长 , 会有一些客户自己找上门来 , 并慢慢成为张勇之的固定客户 。在做自由设计师时 , 他也曾全国各地的跑 , 北京、上海、广州、青岛都待过 , 直到有了一定名气后 , 才在济南开了一家工作室 , 并稳定了下来 。
从自由设计师到自己开工作室当老板 , 张勇之也走过一些弯路 , 最开始自己一个人接单 , 完全是凭借与客户之间的信任 , 也不签订合同 , 客户拿走设计不付费的情况时有发生 , 张勇之遇见这种情况也没办法 , 骂别人几句之后也只能自认倒霉 。后来他决定 , 一定要客户先交了定金再开始制作 , 但又会碰到客户拖欠尾款的情况 。这时 , 张勇之就会动用“舆论力量” , 通过自己的公众号给客户制造舆论压力 , 也是通过这种办法成功将一个字库的尾款收了回来 。
虽然张勇之的工作属于设计范畴 , 但其实也是乙方 , 客户满意是让他觉得最有成就感的时候 , 他曾经为花西子做了一套售价几十万的企业专属字库 , 独特而又不失品牌调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