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影响|SWIFT制裁!俄罗斯多家银行接入CIPS,人民币国际化有望加速( 二 )


实现这一增幅的主要原因,在于国际基金正在大幅增持中国政府债券,尤其是在2021年最后3个月 。也就是说,人民币日益流行的趋势正在把市场对中国债券的需求推高到创纪录水平 。
为了避免有一天被SWIFT系统制裁,全球各国都在积极寻求建立自己的跨境支付系统 。其中就包括中国的CIPS系统 。
 
CIPS是中国建立的独立于美元的国际贸易清算系统,于2015年10月正式上限 。截至目前,CIPS共有75家直接参与者,1205家间接参与者,其中亚洲934家(含境内541家),欧洲159家,非洲43家,北美洲29家,大洋洲23家,南美洲17家 。CIPS已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高速公路”和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的主渠道 。
当前,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由“CIPS + CNAPS + SWIFT”构成,其中SWIFT为可选项,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民币跨境支付对于SWIFT系统的依赖 。当前尽管CIPS系统实现了全球各主要时区跨境人民币结算需求的满足,但该系统仍以间接参与者为主,且体量远小于SWIFT系统 。
未来,CIPS系统可以借助“一带一路”、RCEP等国际合作的良机,尽可能地促使各国银行逐步加入系统,从而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走出去”战略实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我国对SWIFT系统的依赖 。
随着未来地缘政治冲突的加剧,CIPS支付系统或将成为全球支付的第二选择 。早在2019年,俄罗斯央行国际合作部外国监管机构关系管理局局长弗拉基米尔·沙波瓦洛夫就表示,俄罗斯已有多家银行接入CIPS,这可促进俄、中贸易结算服务便利化 。
与此同时,中国正在寻求与其他国家经济活动中引入数字人民币,探索CBDC在跨境支付中的应用 。同时开展跨境支付和国际合作试点,积极向外寻求合作伙伴,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 。全球知名智库OMFIF顾问委员会曾表示,通过引入区块链支持的数字货币和加强外汇市场,能有效地绕开美国金融系统的监测权力 。
国盛证券认为,SWIFT对俄罗斯的制裁或加速CIPS系统的发展 。“从长期角度看,该系统完全可以替代SWIFT,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抓手,叠加数字人民币推广对于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升起到关键作用,后续推广进程或可持续加快,2022将迎数字人民币元年 。”
CIPS可以替代SWIFT?专家:短期难以实现值得注意的是,国际上已应用的SWIFT替代方案,包括中国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 (CIPS),欧盟的“贸易互换支持工具”(INSTEX)、俄罗斯的“金融电文传输系统”(SPFS)等 。为什么至今没有一个取代SWIFT?
事实上,SWIFT的影响力并非短期内可以消除 。这一点在俄罗斯身上似乎得到印证 。
尽管俄罗斯在2014年就已推出自己的跨境支付系统SPFS,但使用该系统的基本都是国内机构,国际机构相对较少 。截至2021年5月,俄罗斯境内使用SPFS系统的金融机构大约是使用SWIFT的五分之一 。截至2022年2月3日,来自中国、古巴、白俄罗斯、亚美尼亚、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的331家金融机构使用俄罗斯SPFS系统 。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民币基本上具备了和美元一较高下的所有条件:主权国家发行,拥有旺盛的国力做支撑,流通范围和使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 。那么CIPS可以替代SWIFT么?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指出,人民币全球支付占比与中国经济体量、贸易量仍不够匹配,支付占比相对于美元、欧元等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
SWIFT近日发布的数据,1月份美元支付业务市场份额占比为39.9%,虽然略有下降,但美元国际第一支付货币的地位仍难以撼动;欧元排名第二,国际支付份额为36.56%;人民币虽排名第四,但3.2%的市场份额与前两位相比差距过大 。可见,美元和欧元仍然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