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能源、黄金、粮食……俄乌战争连锁反应呼啸而来( 二 )


2021年乌克兰的主要农作物,产量在全球占比中超过3%的谷物包括大麦、黑麦、小麦、玉米 。
2022年来,小麦、玉米两项均保持着升势,较去年同期分别上涨了27%和19% 。
由于我国也是小麦主产国,2021年数据显示,中国小麦自给率达到了100%,所进口的小麦,多为特殊用途的特定品种,所以小麦的波动,对中国的实际影响微乎其微 。
比起小麦,更重要的是玉米 。
数据显示,乌克兰是中国第二大玉米进口国 。2021年1到11月,中国共从乌克兰进口玉米731.5万吨,占玉米总进口量的27% 。
对于玉米,中国有着巨大的需求 。2021年中国自产和进口的玉米相加,仍然存在1500万吨的需求缺口 。而在俄乌冲突之前,玉米价格已开始持续两年的上涨趋势,从之前的每斤1.1元左右,涨到了每斤1.4元左右 。
在冲突发生后,东北港口玉米收购价每吨直接上涨了60元,达到了每吨2720元,创下了近一年以来的最高价格 。而玉米的主要用途,一般作为畜牧养殖的饲料,这意味着玉米价格的上涨,几乎板上钉钉会向下游传导,抬升猪、牛肉类价格 。
除此之外,乌克兰还是世界头号葵花籽油出口国,乌俄两国在葵花籽油的出口量上占到了全球的80%,而中国更是有64%的葵花籽油来源于乌克兰,上市企业金龙鱼的母公司丰益国际,在俄罗斯和乌克兰均建有葵花籽油的榨取工厂 。
俄乌开战以来,部分地区的葵花籽油经销商已经出现“停止接单” 。如果战势持续,供不应求,市面上葵花籽油的价格将会出现明显上涨 。
除了短期的农作物供应外,从长期来看,战争波及的白俄罗斯与俄罗斯又是巴西、印度和中国等农业大国的钾肥重要进口国,对于钾肥价格的影响虽暂时不可知,但至少难言是利好消息 。
03 制造,原料岌岌可危除了“世界粮仓”广为人知外,乌克兰还是全球半导体原料气体供应大国 。半导体必要原物料氖气,更是由乌克兰供应了全球近7成产量,在全球市场占据主导者地位 。
电子特气是半导体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原材料,根据Linx Consulting公布的资料显示,半导体市场所需的电子特气,乌克兰提供的产量,占比在70%左右 。
半导体产业链顶端的荷兰光刻机巨头ASML表示,公司所使用的氖气,大约有20%来自乌克兰 。
其中,氖气和氪气都可用于KrF镭射,该工艺主要用于8吋晶圆250-130nm成熟制程,目前,250-130nm制程产品包括电源管理芯片(PMIC)、微机电系统(MEMS)及MOSFET组件、IGBT等功率半导体组件 。
2月25日,半导体行业协会表示:“已经分散氖气采购来源,乌克兰危机不会令芯片供应链中断 。”但是并没有提及氖气供应减少,势必会对中下游产业链成本价格产生影响 。
作为参考,俄罗斯2014年吞并乌克兰克里米亚半岛前,氖气报价曾一口气爆冲600% 。国内光刻气体标杆凯美特气在日前表示,“现在两三天一个价格,价格波动很大,且国外企业的报价高于国内 。”
除此之外,制造芯片的另一种不可或缺的原材料钯在俄罗斯的产量约占全球40% 。
此前,疫情影响和美国的限制,曾经三度引发“芯片危机”,缺芯严重的情况下,多家芯片原厂在2022年初涨价 。在一辆宝马轿车上,涉及半导体器件的部分,已经从原来的338美金/辆,提升至700美元/辆 。
在电池必要原材料镍的领域内,俄罗斯的产量占据全球11%左右,根据金属统计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镍市场供应短缺达到14.43万吨 。
2月22日,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镍一度涨逾2%,价格飙升到24900美元,已成为自2011年8月以来的全新最高价格,到目前为止,2022年短暂的不到两个月时间,镍价格已经上涨20%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