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对话编剧雷志龙:如何塑造行业剧的「时代感」

投稿|对话编剧雷志龙:如何塑造行业剧的「时代感」
文章图片

文 | 新声Pro , 作者|杨睿琦
《盛装》一开始的名字是《时尚骑士》 。
编剧雷志龙想出这个名字的时候 , 大家都觉得「土」 , 他自己也承认 。但这个第一时间冒出来的「土名字」 , 在雷志龙看来 , 「意思是对的 , 骑士代表着守护 , 我们要守护一本杂志」 。
这也是电视剧《盛装》所要传达的核心理念之一 。这部刚刚收官的电视剧 , 以职场新人李娜为主视角 , 通过描绘在新媒体冲击下的时尚杂志《盛装》 , 缓缓展开时尚媒体众生相 。
这是五元文化第一次尝试制作时装题材剧集 , 也是雷志龙的第一部电视剧作品 。《盛装》的出现 , 某种程度上填补了职场剧市场的空白 , 尤其是时装题材 。以陈开怡、肖红雪主编之争为主线 , 《盛装》表面所传达的「争斗」背后 , 实际上是对《盛装》这本女刊所代表的女性主义、理想与价值观的坚守 。
「《盛装》告诉我 , 我是谁 , 我应该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 , 做什么样的工作 。」李娜在剧中的台词 , 某种程度上来说 , 也是编剧雷志龙的真实映照 。创作《盛装》之前 , 雷志龙先后任职于人民网、财讯传媒旗下的《东方壹周》以及时尚杂志《嘉人marie claire》 。
比媒体工作经历更长的 , 是雷志龙对话剧的创作与坚持 。由话剧展开的缘分延展到电影之中 , 雷志龙与导演饶晓志结识 , 先后参与包括《你好 , 疯子》、《无名之辈》在内的电影编剧工作 。
七年的媒体工作经历以及话剧、电影创作经历为雷志龙在创作上提供了一种真实、鲜活的构想 。在与《新声Pro》的对话中 , 雷志龙提及 , 媒体行业内与女性同事的共事经历 , 为其提供了以《盛装》女刊视角进行故事编排的前提 , 但面对数十位形形色色、各有不同的角色 , 雷志龙也坦言 , 「每个人我都会代入到她的状态里 , 去感受她所承受的困境、痛苦 , 这简直就是精神自虐 。」
对群像戏的坚持 , 一方面来自对过往时代的怀念与记忆 , 另一方面 , 也代表着一种叙事上的技巧与野心 。不分性别 , 任何一位角色在雷志龙的眼里 , 都代表着对各自价值观的坚守 。某种程度上而言 , 职场外壳下 , 《盛装》代表的 , 更是一个时代以及时代下的人们与各自选择 。
就像开篇的《盛装》和她背后的所有人 , 巨轮将沉之时 , 所有人想要的 , 只是一份坚持、体面与尊严 。
投稿|对话编剧雷志龙:如何塑造行业剧的「时代感」
文章图片

以下为《新声Pro》和雷志龙的对话部分节选:
新声pro:为什么会想创作《盛装》 , 这种想法何时开始?
雷志龙:在做编剧之前 , 我在媒体待了七年 。我现在38岁 , 对我来说这是三分之一的人生 。刚做媒体的时候 , 传统媒体还是黄金时代 , 曾经有一段时间 , 我觉得我可能会做一辈子媒体 , 能做一辈子媒体也挺不错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