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消失的「打星」( 三 )


“其实内地的一些武行也愿意去玩命做动作,但由于技术条件的进步,和社会投资环境的变化,已经没有那种做动作的氛围了 。”在新京报的报道中,熊欣欣曾这样表示 。
投稿|消失的「打星」
文章图片

《倚天屠龙记》
辉煌时代不再于是我们忍不住怀念起武打动作的黄金时代 。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香港,武师是一门职业,在电影中做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的替身,或者从中出演一些小角色 。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代表性的四大动作班底,以洪金宝为首的洪家班,有韩英杰、林正英、陈会毅等成员;袁家班,袁和平,人称“八爷”,挖掘了成龙、甄子丹、李连杰、吴京等动作演员;成龙的成家班,包括小个子拳师布莱德·艾伦,骨干成员冯克安、火星;还有刘家良的刘家班,惠英红就是出身于此 。
那时候的四大动作班底竞争激烈、常常暗中较劲 。
如果洪家班设计了一个从三楼跳下的高难度动作;袁家班便设计一个不只跳下来、还撞到一辆车的动作;成家班干脆不要命,从五楼跳下、撞上一辆车、再反弹到另一辆飞来的车上……
“奔着把功夫弄好的心态做,这在当时是一种良性循环 。”周星驰的御用武术指导谷轩昭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
投稿|消失的「打星」
文章图片

《A计划》洪金宝、成龙
大家拼命,为梦想,也为博得或多或少的回报 。
中国香港导演姜大卫初做武行时,彼时的“百万”导演张彻想签约他做男主角,但姜大卫内心并不愿意,做男主角一个月500港币,但做一次替身,就能拿到150港币,做三次替身就相当于主角一个月的薪资 。后来虽说协调加钱,但姜大卫还是不开心,因为主角得天天在片场候着 。
熊欣欣在1987年去中国香港担任武师后,与新艺城公司签约,工资按月薪开 。据他描述,一个月收入可达8000多元,有时候不开工或者拍完戏之后,其他的武行会带他到别的片场去捞外快 。熊欣欣在不同电影里给不同人做替身,最多的一晚上,做了7个人的替身 。
在纪录片《龙虎武师》中,有的武师们转行成为了演员、导演,有的成为了幕后的武术指导,大多数还是“无名英雄”,在武师们自己看来:能够参演也是一种骄傲,虽然只是替身,但也有机会告诉人家,这个电影是我的 。
投稿|消失的「打星」
文章图片

《龙虎武师》中对武师收入的描述
而且,那时候各个动作班底、武行武师们的良性竞争,也将港式动作片推向了一个顶峰 。
据口袋电影统计,1992年是中国香港电影的黄金巅峰期,那一年港片本土与海外收入达到31亿港币,其中动作片占比近一半 。当时中国香港的电影人还被好莱坞高薪聘请 。比如唐季礼与成龙在1995年拍的《红番区》,袁和平以动作指导的身份参与了1999年《黑客帝国》的拍摄,熊欣欣是《三剑客》的动作指导 。而好莱坞电影也在吸收香港动作影片的精华,比如《功夫熊猫》中的动作融合了成龙在《醉拳》和《蛇形刁手》中的招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