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我的公司估值3亿人民币,十几家VC排队要给过亿美金( 三 )


张琨对投中网表示 , 这两个标准能筛掉市场上的一批项目 。“特别是降成本这一点 , 很多创始人甚至都没有这个意识 。”张琨说 , 他之前就问过一位创始人该如何降成本 , 结果对方直接回了句 , “这个东西还需要降成本吗?”
“有些创始人看上去简历很好 , 但其实并不清楚怎么解决行业痛点 。”张琨直言 。
此外 , 在项目的技术可行性上 , 投资人也要谨慎判断 。李帅提到 , 对于合成生物平台类公司 , 平台技术是否具有足够的技术壁垒 , 是否稳定及具有可拓展性也非常重要 , 这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价值含量 , 稳定输出新产品才更有价值 。
“当前合成生物学公司的创始人普遍年轻且缺乏产业背景 , 对他们来说最大的难点就是产业转化和场景落地 。”李帅表示 , 其会重点关注上游技术突破及交叉赋能方向的公司 , 对于管线型公司则优先选择具备产业化背景或经验的创业团队 。
在祥峰投资的评估体系中 , 项目团队是否有真正扎实的产业化积累也被放在了首要位置 。刘天然认为 , 一个好的创业团队 , 不应只是具有单一的学术能力 , 闭门造车 , 而是要能市场导向 , 找到科研与商业的最佳融合点 。
团队之外 , 刘天然也会考量公司的技术壁垒及商业模式 , 比如市场定位、所替代产品的空间规模、产品面世时间等等 。
“合成生物的产业化落地是一个系统性工程 , 即使是到了标准化生产环节可能也会因各种原因导致失败或延迟 , 难度比预想要大得多 。”在刘天然眼中 , 一家优秀的合成生物学企业 , 不仅要比拼前端基因工程、生物技术方面的能力 , 也要比拼后端的工艺流程 。“只有真正做到了低污染、低成本、大规模量产的玩家 , 才有机会脱颖而出 。”
【投资|我的公司估值3亿人民币,十几家VC排队要给过亿美金】(应受访者要求 , 文中王森、张琨为化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