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一张知识地图,计算机组成原理应该这么学

给你一张知识地图,计算机组成原理应该这么学
文章图片

计算机组成原理的英文叫 Computer Organization。这里的 Organization 是“组织机构”的意思。计算机由很多个不同的部件放在一起,变成了一个“组织机构”。这个组织机构最终能够进行各种计算、控制、读取输入,进行输出,达成各种强大的功能。
在这张图里面,我们把整个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知识点拆分成了四大部分,分别是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计算机的指令和计算、处理器设计,以及存储器和 I/O 设备。
首先,我们来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这一部分,你需要学习计算机是由哪些硬件组成的。这些硬件,又是怎么对应到经典的冯·诺依曼体系结构中的,也就是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这五大基本组件。除此之外,你还需要了解计算机的两个核心指标,性能和功耗。性能和功耗也是我们在应用和设计五大基本组件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了解了组成部分,接下来你需要掌握计算机的指令和计算。
在计算机指令部分,你需要搞明白,我们每天撰写的一行行 C、Java、PHP 程序,是怎么在计算机里面跑起来的。这里面,你既需要了解我们的程序是怎么通过编译器和汇编器,变成一条条机器指令这样的编译过程(如果把编译过程展开的话,可以变成一门完整的编译原理课程),还需要知道我们的操作系统是怎么链接、装载、执行这些程序的(这部分知识如果再深入学习,又可以变成一门操作系统课程)。而这一条条指令执行的控制过程,就是由计算机五大组件之一的控制器来控制的。
在计算机的计算部分,你要从二进制和编码开始,理解我们的数据在计算机里的表示,以及我们是怎么从数字电路层面,实现加法、乘法这些基本的运算功能的。实现这些运算功能的 ALU(Arithmetic Logic Unit/ALU),也就是算术逻辑单元,其实就是我们计算机五大组件之一的运算器。
这里面有一个在今天看起来特别重要的知识点,就是浮点数(Floating Point)。浮点数是我们在日常运用中非常容易用错的一种数据表示形式。掌握浮点数能让你对数据的编码、存储和计算能够有一个从表到里的深入理解。尤其在 AI 火热的今天,浮点数是机器学习中重度使用的数据表示形式,掌握它更是非常有必要。
明白计算机指令和计算是如何运转的,我们就可以深入到 CPU 的设计中去一探究竟了。
CPU 时钟可以用来构造寄存器和内存的锁存器和触发器,因此,CPU 时钟应该是我们学习 CPU 的前导知识。搞明白我们为什么需要 CPU 时钟(CPU Clock),以及寄存器和内存是用什么样的硬件组成的之后,我们可以再来看看,整个计算机的数据通路是如何构造出来的。
数据通路,其实就是连接了整个运算器和控制器,并最终组成了 CPU。而出于对于性能和功耗的考虑,你要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面向流水线设计的 CPU、数据和控制冒险,以及分支预测的相关技术。
既然 CPU 作为控制器要和输入输出设备通信,那么我们就要知道异常和中断发生的机制。在 CPU 设计部分的最后,我会讲一讲指令的并行执行,看看如何直接在 CPU 层面,通过 SIMD 来支持并行计算。最后,我们需要看一看,计算机五大组成部分之一,存储器的原理。
通过存储器的层次结构作为基础的框架引导,你需要掌握从上到下的 CPU 高速缓存、内存、SSD 硬盘和机械硬盘的工作原理,它们之间的性能差异,以及实际应用中利用这些设备会遇到的挑战。存储器其实很多时候又扮演了输入输出设备的角色,所以你需要进一步了解,CPU 和这些存储器之间是如何进行通信的,以及我们最重视的性能问题是怎么一回事;理解什么是 IO_WAIT,如何通过 DMA 来提升程序性能。
对于存储器,我们不仅需要它们能够正常工作,还要确保里面的数据不能丢失。于是你要掌握我们是如何通过 RAID、Erasure Code、ECC 以及分布式 HDFS,这些不同的技术,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访问性能。
入门书籍 我推荐你阅读两本书,准确地说,这其实是两本小册子,因为它们非常轻薄、好读,而且图文并茂,非常适合初学者和想要入门组成原理的同学。一本是《计算机是怎样跑起来的》,另一本是《程序是怎样跑起来的》。我要特别说一下后面这本,它可以说是一个入门微缩版本的“计算机组成原理”。
除此之外,计算机组成中,硬件层面的基础实现,比如寄存器、ALU 这些电路是怎么回事,你可以去看一看 Coursera 上的北京大学免费公开课《Computer Organization》。这个视频课程的视频部分也就 10 多个小时。在学习专栏相应章节的前后去浏览一遍,相信对你了解程序在电路层面会变成什么样子有所帮助。
深入学习书籍 对于想要深入掌握计算机组成的同学,我推荐你去读一读《计算机组成与设计:硬件 / 软件接口》和经典的《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这两本书。后面这本被称为 CSAPP 的经典教材,网上也有配套的视频课程。我在这里给你推荐两个不同版本的链接(Bilibili 版和Youtube 版 )。不过这两本都在 500 页以上,坚持啃下来需要不少实践经验。
计算机组成原理还有一本的经典教材,就是来自操作系统大神塔能鲍姆(Andrew S. Tanenbaum)的《计算机组成:结构化方法》。这本书的组织结构和其他教材都不太一样,适合作为一个辅助的参考书来使用。
如果在学习这个专栏的过程中,引发了你对于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兴趣,你还可以深入读一读《计算机体系结构:量化研究方法》。
【给你一张知识地图,计算机组成原理应该这么学】在上面这些教材之外,对于资深程序员来说,来自 Redhat 的 What Every Programmer Should Know About Memory 是写出高性能程序不可不读的经典材料。而 LMAX 开源的 Disruptor,则是通过实际应用程序,来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中各个知识点的最好范例了。《编码:隐匿在计算机软硬件背后的语言》和《程序员的自我修养:链接、装载和库》是理解计算机硬件和操作系统层面代码执行的优秀阅读材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