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尴尬的大厂中层:上下受气、无处可去( 三 )


安冉分析,“对公司的核心指标不承担核心责任的部门中层通常有这样的现象,也可以理解为这个部门的作用不关键,定位模糊,结果不好量化,人员出现冗余,”他举例,商业化部门赚多少钱一目了然,打扫卫生的阿姨一天不打扫就会被发现 。
大厂业务稳定的老部门还有一大问题,就是资深中层很难协作 。力行提到,这类中层是尽可能不动,他自己就在业务中感受到了明显的“部门墙” 。“我们以前做车载交互平台需要某个功能,发现公司有类似业务,VP层面说可以支持,但内部合作很难推进,最后我们给CEO演示项目的时候,这个功能从自己内部没拿下,用了别的公司的,局面很是尴尬 。有时候就是这样,公司内部合作比外面难的多 。”
那这样的中层为什么能够存活下去呢?答案是他们擅长向上管理 。
安冉表示,以上三类人,在领导心目中的评价都不会差 。另外,中层向上管理最重要的就是汇报,因为中层汇报的东西,上级也要拿着去给老板汇报 。干得不行讲得行也有用,大家都是层层汇报机制 。中层汇报的事情上面认可了,一定是上面的老板或董事会认可了,或媒体认可了 。很多时候公司需要这些信息来刺激成长 。说不定一句话、一个概念能让市值增加10% 。
还有人地位稳固是善于跟领导搞好私人关系,有可能是校友、老乡,更多是通过利益绑定,迎合了高层的某些需求 。
“中层管理者就是一个高效的传话筒,只要不是最后负责的人,如果想糊弄的话,这份活儿可以干得很轻松 。”安冉说,但是,中层放纵自己也很容易出问题,如果不具备不可替代性,地位可能随时会受到威胁 。
其实,人浮于事,多是因为中层将上层的指标拆解得不够好 。安冉认为,中层的问题反映出的是公司高层的问题 。
当然,还有一些吐槽是源于不同级别的员工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有中层表示,基层员工并不能完全理解中层的工作压力 。
王洋提到,“很多时候开会,老板问到指标都是随机的,我们都得对答如流,我们经常周末、节假日要开会,但员工不知道,也没必要去跟他们讲 。老板对管理层的压迫感是非常强的,一个指标不清楚,他可能会说,你在干什么?能做得好这块业务吗?我们需要承受的压力,基层员工可能不清楚 。”
某公司技术负责人维维在公司6年多了,从程序员做到了公司中层 。因为技术向的业务往往需要一针见血指出问题,并不需要过多耗时间,维维也坦言,自己经常用几个小时把当天工作安顿好,有大块的时间在浏览网页、聊天,没有特别紧急的需求的时候,他会到点下班,看起来比较闲 。但他的价值在于,能在遇到问题时凭借经验快速解决问题 。
中层的话语权还是来自于自身的实力、影响、江湖地位 。比如,在开会讨论业务时,能提出更好的方案,有能力带着团队打仗并拿到成绩,还要帮团队去争取利益,匹配到对应的人员身上 。可以确定的是,中层想博得上级和下属的两头肯定,没有那么容易 。
被裁员、上不去、出不去,大厂中层还是个好选择吗?原本,大厂中层拿着丰厚的薪水,过着相对轻松的日子 。多位从业者表示,他们的年薪包括股票或期权在内,大约在150万到300万元 。但公司裁员时,中层也是重灾区 。
安冉最近被公司裁了,年终奖泡汤,因为期权还没到兑现期,直接损失几百万 。“我现在找工作,很多公司连面试机会都不给 。风评差的中层太多了,很多公司也不愿意筛选了 。”
互联网分析师葛甲指出,中层算是公司里面真正能带着团队往前冲的人,负责重要的项目策划、制定计划、落地攻坚,产出效益 。同时,“中层的使命还有一部分,通俗来讲就是通过或考核奖惩机制,或制造焦虑,或描绘蓝图,给团队施加压力,带动士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