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金日记(社会篇(66))

2021年4月11日星期天小雨12~15℃
昨天下午,天气明朗宜人,到了傍晚黄昏,天色一沉,下起雨来。这个天气说变就变。这种气象,应了一句古话,春天孩儿脸,一会儿笑,一会儿哭……
好久没有算地板砖门店的账了。昨日下午4点多,我就到了兴达门店。
我边打发票,边思绪万千。
2007年暑假,一个偶然的机会,妻子雪花认识了在老汽运做小百货生意的程银贵与郑远河夫妇。
晚上,妻子回家跟我说,我们两家相约去做地板砖生意。
我一盘算,径直跑到了他们的门店。
我们两家一拍即合,做地板砖生意的构想就这样定了下来。我们做了一个简单的分工,他们负责邀约两家,我负责邀约一家,5家合伙做地板砖生意,地点在县城东站。
事情定了下来。
我们一边装修门店,一边物色品牌。5个家庭合在一起,为了求财搞活家庭经济,我们简直拧成了一股绳。
在我们这个集体里,汤水全同志年龄最大,1953年生。之前,在通山公安系统上班。在通山慈口、大路等地,当过派出所长。之后,离职在家,下海经商,也经营过地板砖的生意。与我们其他几位同志相比,做生意他的经验最足,尽管我与妻子雪花也做过小生意。
经过大家的推荐,由我负责管理账务。
做地板砖生意,需要比较雄厚的资金。
然而这个集体里面,当年组建股东的时候,能够阔阔绰绰拿出现金3万元的家庭不多,确实不多。
现实摆在面前,生意又要做,咋办?贷款!
这项工作几乎压在我一个人的身上。股东们都说,我是老师,我在社会上人际关系广,人又讲信誉,要钱自然叫得响。
不多久,只要我嘴巴一张,几十万元的现金就进了账。雄厚的资金到位后,我们的生意就像东风吹得呼啦啦的响。
2007年,我44岁,年富力强。干起活来像头牛,从早到晚吃得健。
那辆大挂斗车开到了门店的仓库。我凭着一腔热血,甩着满身力气,跟股东们比着干劲,一会儿抬着800的地板砖,一会儿扛着600的地板砖……头顶冒着热气,脸上挂满汗珠,双脚还在仓库里不停的挪来挪去……挪着,挪着,挪出了劳动的幸福。
第一个月的时间到了。
我们坐在门店,关起房门,翻开账本,按着计算器,盘算一个月的收入、付出和结余。
数据出来后,我们的心情像过年。
打这以后,我们定下了规矩,门店账务一个月算一次。
三年过后。我们分了伙。郑远河与黄伟两兄弟留在东站经营老店,我与汤水全和赵木林西迁新城,在兴达建材发展。
2010年,我们率先在通山城内大稿瓷砖批发,2010~2011两年,我们的生意出奇的红火,惹得同行们天天嫉妒。
我们一月一算账的规矩仍然没变。
老汤同志起病了。他的身体无法支撑着这项生意。
受委托,我来了一个穿针引线。跟我玩得最好的兄弟袁佐花了38万元,买下了汤老板的瓷砖股份。他们签订合同的时间是2013年。
新人新气象。
我们的生意又持续红火了好几年。
2017年,通山城内陶瓷生意发生了突变。
大路塘下搞了一个大型批发部。
水岸花园像雨后春笋,陶瓷批发一个接一个。
还有科奥那边,瓷砖商会强劲的在发展。
生意场上,大店吃小店,我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慢慢的,我们由一月一算账变成了两三个月才算一次账。
而且,闹着分家也闹了两三年。
昨天晚上,我把平衡表做好之后,闹分家的声音又蹦了出来……说话的语气有点像翻脸。
这一次,谁也劝不了谁,分家分伙差不多要下结论。
股东袁佐引用了《三国演义》的一句名言,天下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而我们则属于,合久必分!
【阿金日记(社会篇(66))】这么多年我观察,对于商人来说,利益胜过一切。有福同享是真话,有难同当是戏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