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动机

2018年,记录的第一本书。
用一句话概括
《隐性动机》是由两位经济专家撰写的,从经济学的视角、采用实地试验的方法、对歧视和激励机制等行为或问题背后的隐性动机进行探索、并给出解决方案的一本书。
方法:实地试验
经济学家的科学实验从到以往实验室实验到现在的实地试验,为的是从随机事件中探索大数据中变量间的因果 关系,而非相关关系。
摘录 1.怎样才能让人们按你的想法行事?最好的办法是激励机制
2.激励机制如何起作用?正面激励——能够让人们做正确的事;负面激励——能够让人们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
负面的激励机制会改变某些行为的意义。例,幼儿园对家长进行罚款、家长要求孩子进行药检。
3.涉及金钱的激励机制:金钱弱化了人们高尚的动机去做正确的事,改变了人们对自身行为的认知,进行了隐性的侮辱。例:减少幼儿园家长迟到有效的方法应该是让他们内疚而不是付出较少的罚金;慈善捐款实验中0大于10%大于1%。
4.所以,如何进行金钱激励?要么支付足够的钱,要么干脆不支付。
5.章节小结用人们真正重视的东西去激励,比如:宝贵的时间、好公民的自我形象意识等,注意,慎用less金钱激励,完全可用几粒糖果代替less money。
6.做同样的工作,为什么女性的收入不如男性?
拉里·萨默斯(前哈佛校长)引用研究数据发表女性天生就存在智力方面的劣势言论,所引起的负面效应是他一年后辞职的原因之一。
通过男权社会和母权社会的实验,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只要生活在公正的文化环境中,女性完全可以和男性一样富有竞争力。竞争力并不会完全由先天因素决定的
发现:女性可以富有竞争性,甚至会比男性的竞争意识更强;随着女性的社会和经济影响力提高,社会会变得更和谐、更有利他精神。
【隐性动机】7.如果你不幸成为歧视对象的群体,那么你可以:发出某种有效的信号,向潜在的持歧视态度的人表明自己的特征更接近于不被歧视的群体。
8.如何减少购物过程中的经济歧视行为?多做功课、多了解产品信息、价格和行情,让商家知道你是行家。
9.如何引导孩子们养成健康饮食的习惯?营养教育是一个适应环境的过程,引入更多的健康食物,让健康食物比不健康食物更具吸引力。
10.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非物质激励机制的效果会越来越弱。但是,不妨从自己孩子的特点看看怎样的激励机制最有效。
11.生活是最大实验室。如果我们不能认识到生活是最大的实验室、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就无法在一些领域中取得进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