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计(变形记!)


不记得这是第几次读卡夫卡的《变形记》了。以前,我一直不太明白这小说有什么奇特之处,简单到只有一个不能再简单的情节,简单到我在想,事情不就该是那个样子吗?很多次拿起书来,很多次又放下。
所以,我读了很多次,但一次都没读完。
但这次,我读下去了。图书馆没有座位,我是站了一个多小时读完的,可怜我的一只受过伤的脚隐隐作痛,但这并没有妨碍到我读完《变形记》,甚至觉得有点痴迷。
荒诞到不能再荒诞的剧情,折射的是人世间的百态。这里面的每个人,看起来都那么无助、可怜、却又偏执、无知。读完之后,我就在想,如果我是那只虫子,如果我被那样对待,我会不会憎恨?
然后我发现,我不会。多半像格里高尔一样,默默地死去,都不知道该去憎恨什么,讨厌什么,甚至反感什么。只是老老实实地,看着时间变幻,让生命流走,少看些人世间的无奈和可笑,少去感受些被命运抛弃的可怜,也许是更好的选择。
仅此而已,不涉及到阶级,不涉及到金钱,不涉及到社会制度,仅仅从心理和心情上考虑。歌德曾借维特之口说,在讨论生与死的时候,死亡是最大的勇气。却又借阿尔伯特之口说:生才是最大的勇气,因为卑微地活着更不容易。
我不知道,如果在那个情形下我会怎么想。一个人的价值观,是随着阅历不断变化的。以前笃定的东西,会产生怀疑;以前信奉的东西,会被抛弃;而以前不懈活着无法理解的东西,却又甘之如饴。因为,不在具体的场景,你无法理解人性。
比如,三年前,五年前,十年前,看同样的《变形记》,我就看不下去,觉得这是什么呀?而现在,竟然有一种被捆绑着鞭打着却又忍不住读下去的快感,觉得这才是生活。
比如,在高谈阔论的时候,谈及生死话题,总大方潇洒地说,如果我那样,不如死了算了。然后,我慢慢发现,很多说过同样话,生命达观的人,在面对死亡的时候,还是愿意多留恋一下世界。那个时候,一辈子节衣缩食的垂死之人,为了多呼吸一口空气,多留恋一下世间,就忘却了命是用金钱堆出来的,迟迟不肯咽下最后一口气。
比如,在面对生活的态度中,曾经有很多美好的词描述了美好的生活。但现在,我并不是一个颓废的人,但这并不代表我还是在有意逃避生活的灰暗一面。生命中灰败的力量,并不一定总输给光明。人生不易,不骗自己,也不骗别人,其实挺难。
难到突然发现自己也是一只甲虫。至少,是带着人皮面具的一只甲虫。
评论家们赋予《变形记》多少种意义,我并不知道,虽然我知道我肯定忍不住要去阅读一番的,但在此之前,我忍住不去翻阅别人的评论,记录下自己的第一感受。肤浅一点没关系,被别人笑也没关系。一部文学作品的伟大之处,就是一旦其诞生就不受作者控制,每个人都能读到自己想读的部分,最起码我得到了我想要的部分。
面对生活的麻烦的时候,有时候真想喊一句“变形”,假如自己是另一个人或者什么的,然后发现,不过是甲虫的另一种形式。卡夫卡先生用一只甲虫描述了人类不可言说的负担,对于一个历经过人世沉浮的人来说,在精神深处达到的某种共鸣,这是超越了时代和生活的,是一种生命的自嘲,就是这样。
【变形计(变形记!)】然后,不管是三十六计还是变形计,最后无非也就能写成这样一部荒诞的《变形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