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课万人”学习初体验11月9日

在论资排辈的现在,能让我参加这样高规格的学习,我是幸运的……
今天从7点开始进入“战斗状态”一直9点多才放松下来,着实累得很。但心却是充实的,虽然有的时候听着有点懵,但总感觉这种“浸透式”的学习,一定能给我带来改变。管建刚说过:他刚开始进入教育行业时,能听课,但不会评课,甚至有时候不知道人家的一节课到底好在哪里。虽然我已经教书5年了,但有些课我不会评,或者心里很明白但说不出来。这也是我的一个短板——口头表达能力不强。还是写反思,以他人观自己更适合我。一下见了这么多名师,激动万分呀。也憧憬着自己什么能成为名师……还是算了吧,还是好好写写反思吧。
(一)最好走的路是套路
听了五节公开课,我发现这几节课都有几个共同点,第一师生课前聊天,可能是因为师生彼此不认识,靠课前这几分钟和孩子熟悉起来,让孩子不要拘束,放松下来,用一个老师的话就是“谈情”,有情好办事嘛。第二都有写作环节,语文不外乎听说读写,师生朗读很正常,没有读书声就像歌唱家没了嗓子,课内小练写有时候也能见到,但一天上五节课,五节课都有小写作,还是让我震惊了一把。也给了我一个启示课内不仅要读出文本,也要创作文本外的文本。在孩子还对文本有情的时候练笔,即使辞藻不美,但美在情在,我觉得足矣。第三音乐,五节课每个老师都配上了相应的音乐。这个套路是在调情,情到深处自然浓。随着文本的深入,音乐的烘托,学生读不出感情也能听出感情了。即使学生什么都没学会,但读书的精神享受应该是有的,哪怕就一点,这个音乐用得也值了。第四对文本的独到理解,我习惯了讲解文本时一段一段进行,但这几位名师,把文本揉碎了教,看似揉碎了但又连接的那么紧密。在看到王崧舟的《湖心亭看雪》的预案的第一条学习疑词难字时,我心里想难道名师也会像我们一样出示字词,连读正音讲解吗?果然是名师,直接提出文本主问题让孩子找文中主体诗句,读诗句找难字难词,在学习这些字词的时候也为孩子埋了伏笔或说是问题,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不愧是高手。
就像让孩子仿写一样,我告诉他们仿写仿写防的都是结构,结构防好了能写出不丢分的作文,如果字词稍加润色,就是不错的文章。我想这些公开课也是一样的吧,先学他们的框架,准没错。
(二)最难走的路是自己
这五位老师有相同的套路,但最出彩的是他们自己。王崧舟老师不苟言笑,不看一眼文本,想必文本已经烂熟于心了。这是我欠缺的。他从四个带有“一”的句子入手,直接感受作者,再学前文,加深感受,大师风范尽显。在古代一定是能一剑封喉的深沉侠客。低沉缓慢的声音让我觉得他就是那个痴人张岱。没看到他炫技,就是一句一句引着孩子感受。但我觉得我做不到,因为他有着先天魅力。虞大明老师特别注重仪容仪表,腰背一直挺的很直,仿佛他没有教师职业病。最欣赏他的是除了文本之外提供了多种表现形式的材料,让我对诠释文本有了更好的方法,就评课教授说的他就是刘德华式的教师。最后一个老师说自己长的像螳螂,看来看去,他对自己的认识是正确的。他就是薛法根老师。他的课听下来,更像是一线老师平时的课堂,特别真实。与孩子们玩笑连篇,把我笑得人仰马翻。但玩笑过后,就提一个“美好画面”就把文本解读的差不多了。牛。他的板书很真实,现在我有时候会忘了板书,听了他之后,我不再觉得是自己太投入课堂了,而是偷懒,是抛弃了教学精华。现在一定要牢牢记住板书是思维的外显,无板书不思维。他的评价语很真实,听过很多公开课的评价语,时常觉得这些评价语是提前写好的吧,感觉离我的课堂好玩,也可能是我内功太浅。但薛老师的评价语更符合童心,也更有童趣。他们都坚持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并不为主流风格而改变。《无声告白》封面语中就写了大概这样一句话:人终其一生都在找自己,都在成为自己。他们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适合学生的最舒服的自己。不知我何时可以找到自己?
(三)告诫自己
老师,师范。很多时候孩子不会,都需要老师亲自动手师范给他看。光靠嘴效果就不好了,要运用更多的方法,比如唱、演……核心就是提醒自己要放得开。这是性格问题,但也要时刻提醒自己放开。“最近发展区”,大学学的知识,早已忘了,今天重新记了起来。以前对于孩子学习成绩看得很淡,一直以来的观点是学习不能同步,但可以共同进步。但换了新单位,慢慢的我坚持不住了,我想让学困生赶紧赶上大部队,而忽略了他的起点在哪,他每一步的距离有多远。看似老师费了很多心血在他身上,但孩子还原地踏步。多想想“最近发展区”,适合他的才是最好的,管他什么优秀率什么班级排名,对于学生长久的发展,这些都是浮云。
【“千课万人”学习初体验11月9日】先写这么多吧。太困了。睡觉。明天,不。是今天接着“战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