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
小芳只有初中文凭,家里没有任何背景,还不受父亲待见,结了两次婚都无果而终。但她生性不服输,靠着自己的艰辛努力,生活得一样多姿多彩。小芳的经历再一次印证了一句话,幸福的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
文章图片
一、小芳第一个老公,是老爸安排的,天天打游戏
1
小芳是我夫人的表妹。个子很高,长得很瘦,双眼皮,小圆脸,长得很耐看。美中不足的是皮肤有点儿黑。不然就是个大美女了。6年前我刚刚认识她的时候,她正在为自己的婚姻焦虑不安,生活也是一团乱麻。
小芳的家在济宁城边的农村,距离市里很近。父母就她和弟弟两个孩子。生活不富裕,但也能过得去。小芳从小就不喜欢读书,看见书就反感,就和上辈子跟书有仇似的。好歹混了个初中毕业,再也不愿去学校了。帮着家里干了几年活儿,眼看着就到了该找婆家的年龄。
小芳的爸爸在家里养鹅。脾气不是太好,特别喜欢儿子,对小芳很不感冒。这几年小芳虽然不少帮家里干活儿,但爸爸还是想把她尽快找个婆家嫁出去,省得整日在眼前晃来晃去惹人烦。这年头女孩儿少男孩儿多,本来依着小芳的条件,缓一缓找一个条件好,小芳能对上眼的老公是没任何问题的。但是小芳的爸爸目的是让她出门儿,顺便还有一笔不错的收入。哪管得了那许多。
小芳自小从来没有违抗过她爸爸的话。也不知道她爸爸是怎么操作的,稀里糊涂就嫁给了她的第一个老公。那一年她20周岁。刚刚达到法定年龄。就这样,小芳一夜之间由大闺女变成了小媳妇。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次的角色转变。
【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老公的老家也是农村的。比小芳大三岁。但是在城里有一套80平的按揭的房子。老公的爸爸是一位退休的老师。退休后在老家料理农村老家的几亩稻田,很少到城里来。老公的妈妈,也就是小芳的老婆婆,陪着儿子住在城里。多年来基本上就是老婆婆和老公两个人在一起生活。小芳结婚后,正好老公公承包了邻居的十几亩地,忙不过来。老婆婆就回了老家,帮着退休老师种地去了。家里就只有她小两口。
结婚没多长时间,很快小芳就发现了一个问题:老公没有工作。一天到晚猫到家里上网打游戏,一坐就是一天,喊也喊不动。吃饭都要把碗筷放到电脑旁边。本来小芳在娘家不会做饭,这下倒好,被逼着学会了。家里的平时的零花钱和其他开销都是跟老爸老妈打电话要。小芳虽然年龄小,但也知道男人不挣钱意味着什么。就时不时地从旁边规劝,劝老公出去打个工找个活儿,总不能老是这样在家指着老人养一辈子吧。
刚开始说时还哼着、哈着,答应过几天就去,后来就不吭声了。不管小芳说什么,依然如故,跟聋了似的。小芳的个性很强,有脾气,经常这样难免发火。但这位小哥哥脾气很好,任你惊涛骇浪,大发雷霆,我自岿然不动,王者农药。后来看小芳啰嗦得厉害,干脆跑到外面的网吧里去打,半夜才回来。
小芳气得没法。眼看孩子快出生了,天天要花钱,孩子生下来后花销更大,下步怎么办,总不能把孩子饿死吧。虽然小芳结婚时她妈妈私下里给了她几万元自己的私房钱,但这个钱小芳不敢动,也不敢露,以防万一。想了一下,小芳决定去乡下找老公公、老婆婆好好谈一谈,让他们过来管管。
一大早起来,也没和老公打招呼,小芳挺着个大肚子坐了两趟公交车,又坐了趟三轮,来到老婆婆家。之前小芳已经打过电话了,老公公、老婆婆早就做好了准备,做了一桌子菜,就等着小芳过来。但小芳哪有心情吃饭,坐下后就把这多半年来的情况一股脑儿给两位老人说了个透。然后要求老婆婆跟她回去,好好约束一下儿子。
让小芳没想到的是,老公的这个情况公婆两口子竟然非常清楚。等小芳全部诉说完,老婆婆才对小芳说起另一件事儿。原来老两口年轻时不能生育,儿子是从一个远亲抱养的。因为一辈子就这一个养子,从小就不舍得说一句,更别提打骂规矩了。小芳大感意外,心里大叫,“我靠,还有这样的狗血剧情!这都能让姐姐碰上!”
末了婆婆对小芳说:“你先回家去,别生气,千万别动了胎。过几天我和你爸爸到城里去一趟,给他说说。劝劝他。”小芳无奈,只有如此。说了半天也饿了,胡乱吃过饭。小芳也不愿多停留,告辞回家。公婆二人送到大门口,找了辆小车把小芳送到公交站牌。临别,婆婆又把小芳拉倒一边,偷偷对她说:“生完孩子缺钱花,给家里说,我和你爸爸给你。”
回到家已经是华灯初上。小芳一日没在家,老公也没在家,不知道又去哪里打游戏去了。
文章图片
2
怀胎十月,一朝分娩。小芳生了个闺女。起了个小名叫朵朵。小媳妇的身份又多了个妈妈的标签。生完孩子的小芳寻思着老公当了爸爸了,可能会收心务正,盼着他能改掉坏毛病好好过日子。坐月子的那段时间,这小哥哥喜当爹,确实改了不少,鞍前马后侍候月子。再加上那段时间婆婆也在,小芳的月子坐的还行。小芳也觉得好日子马上就要来了,只要老公出去挣钱,自己在家带带孩子。等孩子上了幼儿园,自己也出去找个活儿干。两个人一起挣钱,日子还凑活。
很快满月了,老公又故态复萌。可能是这段时间憋坏了,这回是变本加厉,整日整日地在外面打游戏,后来发展到夜里也不回来。婆婆要回老家下地,也不能老是待在城里。这下子孩子就就只剩小芳一个人照顾了。
这倒还没什么,现在各种各样的育儿网站APP满大街都是,照着做每个人都能把孩子健健康康拉扯大,问题的关键是要钱啊。老公一分钱不挣,给孩子爷爷奶奶要钱也是有一搭没一搭。开始说的好好的,真到了动真格的,真金白银往外拿的时候,就不是那个说法了。无奈小芳不得不慢慢花掉从娘家带来的钱。妈妈给的钱本来就不多,最后只剩下了3万元。为了给孩子留下点最后一点儿儿奶粉钱,小芳再也不敢乱花。
孩子半岁的时候,有天夜里孩子发高烧。摸着烫手,得赶紧着去医院挂吊瓶。给老公怎么也联系不上,打电话不接,发信息不回。孩子的病不能等,小芳只能自己抱着孩子打的去附近诊所给孩子瞧病。打完针已经是夜里11点多快凌晨了。回来的路上,时值午夜深冬,大雪初霁,格外寒冷。小芳的心里拔凉拔凉,恨死了这个王八蛋!
实在不行就算了,干脆离了再找一个。这年头,女的就是带着孩子也好找对象,何必一棵树上吊死!气得不行的时候,小芳也有过离婚的年头。可是,转过念来又一想,不管怎样,老公都是孩子的爸爸,离婚了,孩子怎么办?小芳本质上是个非常传统的人,她不想让孩子这么小就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里,让孩子从小没有父爱。
思来想去,小芳觉得还是认命算了,马马虎虎就这样过下去吧。老公虽然不上进,打游戏爱玩儿,但也没有其他的恶习。不像别的男人那样在外面胡作。将就着过吧。怎么不是一辈儿啊。就在小芳认了命准备就这样熬下去的时候,突然间发生的一件事情,彻底击垮了小芳的意志,粉碎了她所有的幻想。
一日,小芳在阳台上给孩子晾尿布,手机连续有几次提示音,显示有好几个信息发过来。忙完手中的活儿,小芳拿过手机一看,是一则信息,内容大致是:“【×××融】请您转告刘鲁先生:其在我司办理的业务未按时处理,如仍拒绝履行义务,按照规定,我司可能会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审理之后其可能被列入全国失信名单,后续将影响其工作生活。为避免进一步影响,请转告刘亚鲁尽快处理或联系:176××××1065”。
还有一个是这样的,“【××贷】您好,刘鲁先生,你的××贷平台上与合作机构××街的合同已到逾期,将上报人行征信系统,为避免对您的生活及工作造成不便,请下载××贷……还款……请今日之内处理。客服热线××××××××,谢谢。”
刘鲁先生就是小芳老公。小芳明白,这是网贷。问题是不知道他在网上到底借了多少钱。除了这两个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其他的是多少。借了这么多钱都弄哪里去了。
小芳一会儿也不愿意等,马上打电话让老公回来,当面说清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还是老样子,电话不接,发信息不回。小芳快气糊涂了,一遍一遍打电话,非让他接了电话不可。这位小哥也真是个才人,到最后也没接小芳的电话,打到后来干脆关机了。“艹他娘!MLGB!这日子没法过了,坚决跟这个孙子离婚!”
除了在爸爸那里外,小芳是个很有主见的人。既然下了这样的决心,就绝不会犹豫不决。到了深夜,老公回来,看见他一脸的无所谓的样子,小芳连生气的心情都没有了。她只是好奇,想知道他到底在网上借了多少钱,钱又弄到哪里去了。
看样子这哥们儿早就想到了这一天。既然你啥都知道了,我就不再瞒你。这两年来,一共在各种借款平台上借了20来万,大部分是结婚前借的,结婚后有七八万。其中有一部分是为了还利息增加的。没见到这么多钱。借来的钱都打赏给网上的美女了。
怪不得天天在电脑前拔不动腿,原来是这么回事儿。小芳恍然大悟。
“咱离婚吧!”
“你愿离就离呗!”
“你在网上借的那些钱给我一点儿关系都没有,没我什么事儿。”
“行。”
文章图片
二、实在过不下去了,小芳第一次离婚,又认识了小田
3
离婚很简单。两人结婚时间才两年,很短,没有共同财产,需要协商解决的遗留问题只有一个孩子。因为是个女孩儿,老公不愿要,给了小芳了。小芳也不放心交给他。双方约定好,刘鲁每月给小芳1000元做孩子的抚养费。找人帮着写完协议,双方签完字,这个婚就算是离了。就这样,小芳完成了第二次重大的人生转变:结过婚的女人,或者单亲妈妈。
虽然离婚了,小芳自己带着娃,没地方去,两人协商后,暂时还是住到了前老公的家里,直到半年后搬到了娘家的一处拆迁房。
这中间发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刘鲁被网贷催收人员逼得没有办法,不知道从哪里打听的,知道小芳的手里还有3万元钱,于是开口向小芳借。一开始小芳是拒绝的。这几乎就是本能。但这哥们儿别的本事不行,磨人借钱的本事真是了得,最后小芳竟然同意了。让前老婆婆电话里面做了个口头担保后,拿出了所有的钱,3万元整,全部交给前老公,让他去还网贷。
很长时间以后,小芳在和我们谈起这个事儿时,倒不是多么后悔,而是感到不可思议:不知道当时自己是怎么想的。百思不得其解。要么是脑子进水了,要么就是脑袋被驴踢了,要么就是上辈子欠他的,这辈子要账来了。
搬到娘家的拆迁房,小芳带着孩子异常艰苦。浑身上下已经身无分文,孩子要喝奶,自己要吃饭。小芳希望她妈妈能帮她带带孩子,自己出去打工挣钱。谁知她妈妈在一家餐厅做面点师,不愿意辞职帮她带孩子。老爸更干脆,不但不允许孩子的姥姥来帮着小芳带孩子,还要求小芳每月交500元房租:房子不是白住的。
出不去,自己又没有钱。小芳的日子怎么过来的,可想而知。靠着朵朵奶奶给的一部分抚养费,再加上自己在网上挣点儿仨瓜俩枣,时不时向妈妈要点儿零花钱,小芳咬牙硬挺到朵朵上幼儿园。小芳打听了下,市里的幼儿园一年的学费一般在2万元左右,农村的相对要便宜很多。但小芳不想让孩子上农村的幼儿园,一个是担心条件不好,另外主要考虑的是小芳要在市里上班,方便接送孩子。
早在朵朵快到上幼儿园之前,小芳就和一位朋友说好了,两人合伙儿在运河城的一间公寓里卖服装。初次房租和进货的钱由朋友出,两人各占50%股份。开始营业后有利润了,小芳从自己的分成里分期分批把朋友垫的钱再还给朋友,今后的成本两人共同承担。朋友很够意思,也做过单亲妈妈,知道小芳不易。
小芳在附近找了一家幼儿园。半年9800元。学费哪里来?这个小芳小芳早就想好了办法。离婚后两年了,刘鲁再也没有和小房子联系过,连手机号都换了,更别说交孩子的抚养费了。至于还给小芳的那3万元,连小芳都不愿想。朵朵奶奶这期间断断续续一共给了小芳5千元。要按离婚协议,小芳还能给那边再要2万。即使要不回来那么多,一半也行,只要够给孩子交学费就行!
不能在电话里谈。万一打电话不接,或者说崩了就不好办了。小芳决定带着孩子直接到朵朵奶奶的家里去。“不给钱老子就掀桌子!”公交车上暗暗发狠。
到了婆婆家,很巧,老两口都在。看到小芳突然间来家都很意外。没有多少客套,小芳说明来意。孩子要上幼儿园,爷爷奶奶都没意见。但提出来是不是在当地上学,朵朵由他们接送照顾。小芳不同意。坚持要钱。或许是亲情起作用,儿子虽然是养子,但自古“有义子无义孙”。也或者多少对小芳心怀歉疚,老两口很痛快,给了小芳1万元。
回到城里小芳把孩子安顿好,和朋友收拾房子。也不用装修,进了货摆满房间,就开业了。因为是在公寓里头,不像在人来人往的商业大街上,她们卖货主要靠朋友们宣传,依靠熟人买货来维持经营。因此客流量很小。
经营了有三个多月,利润微薄,除了前期的投入,勉强够交房租的。两个人一商量,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小芳是个明白人。当初就是朋友为了照顾自己让自己参的股,自己一分钱也没出,如今生意不景气,怎么好意思再一个劲儿地赖下去!小芳提出自己退出来找个服装店干导购。好歹这段时间也积累了不少的经验。
但朋友不这样想。她对小芳说自己有家有业,老公有其他生意,能挣钱,原本就不指望这个发财。小芳一个人带孩子,又没有后盾,她劝小芳坚持下去,自己退出来。朋友投的钱等店里有利润了就还给她,反正也不多了。小芳很感激,没别的话,那就一个人干吧。我们平时都说“生意好做,伙计难搁”。也不尽然。
小芳一个人做了老板,很珍惜这个机会。把自己的窝从老家的拆迁房里搬来,吃住都在店里。不用再担心老爸一个月500元钱的房租了。除了接送孩子外,天天靠到生意上。逢到外出进货的时候。小芳把孩子委托给妈妈,一个人连夜坐长途车去潍坊、临沂等地购货,当天夜里在带着货坐长途车回来。非常辛苦。几个月下来,落下来一点儿小钱,基本的生存问题算是基本解决了。
这段时间小芳认识了一位顾客,小田,后来成了他第二任老公。
文章图片
4
小田比小芳大8岁,没有正式的工作,做医药代表,开一辆破旧的夏利车。和小芳一样,他也是离了婚的。有一个男孩儿,叫元盛,12岁了,跟着他。小田是和小芳原先合作开店的朋友的熟人,有段时间经常到店里来,朋友觉得他们两个有共同的经历,就有意地给他俩制造单独在一起的机会,一来二去和小芳就熟悉了。
小芳不知道小田和前妻离婚的原因是什么,也不愿意过多地去打听。她觉得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既然两个人过不下去了,肯定有过不下的原因。既然小田不说,自己又何必多问。而且自己也是离过婚的,人人有本难念的经。只要两个人觉得合适,其他的没必要多考虑。
小芳第一段婚姻是老爸主导的,小芳没有一点自主权。那段婚姻给小芳带来的打击和阴影是很明显的:不但没过上好日子,临了自己那点儿救命钱也让对方匡走了。因此这一次小芳本能地存有一定的戒备心理,不像上一次那样全身心地投入。
但小田对小芳确实不错。小芳在店里经营,每天的接送孩子都是小田代劳了。不但如此,小芳的店在公寓里面,每日的吃饭都要叫外卖,送来时都已经凉了。和小田认识后,小田每天中午都是在家做好饭开车给小芳送过来。怕小芳吃的时候饭凉了,专门买了个比较好的保温桶,每次把汤菜端上来的时候,小芳吃着都还烫嘴。
小芳觉得还不错。虽然小田一看就不是什么有钱人,但以对自己的照顾来说,比原先的老公那是好得太多了。没过几个月,两人就住到了一起。小田和前妻离婚后,自己带着孩子住在距离运河城不远的小区的家里。
那是个老小区,房子比较破旧,面积不大,80平左右。进门是客厅,很小。朝南并排两个房间,北边是厨房,西北角是一间小卧室,儿童房,中间是洗手间。小芳带着朵朵搬过去后,两家人合成了一家人。朵朵住到儿童房里,小芳和小田住到一起,元盛独自一人住到里面通阳台的的大卧室里。可以看得出来,小田对儿子非常地宠爱。
但小芳已经很满意了。这比起自己带着孩子住到公寓的店里,连洗个澡都是问题,已经好得太多了。元盛比朵朵大8岁,两个小孩儿年龄悬殊,白天都出去上学,平时很少在一起,也没有其他散事儿。
搬过来没多久,小田就带着小芳回了趟老家,和元盛的爷爷奶奶见了个面。巧了,和第一任老公的爸爸一样,小芳这位未来的公爹也是个老师。田老师不但喜欢小芳,也很喜欢朵朵。准婆婆50出头,留着长发,脸上抹着薄薄的一层面霜,打扮得时尚年轻。猛一看也就是40出头,跟小田的大姐似的。但给小芳的第一印象总有一种妖艳的感觉。
至于小芳娘家那边,简单得很。小芳老爸没任何意见,不过问她的事儿。妈妈也不管,让她自己的事情自己拿主意。举行婚礼时给家里说一声就行。
就这样过了两个月,转眼到了冬天。店里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一个是天气转冷,小芳出去跑那么远进一次货非常遭罪。而且因为天一冷,人们都不大愿意出来,生意很难干。有时甚至一连几天没有一个顾客上门。挣的钱别说利润了,交房租都不够。还不如在外面找个服装店给人家打工。
两人在一起一合计,与其这样硬撑着,还不如关门算了。马上又快到春节了,两人赶紧把证领了,举行完仪式,明年开了春再做别的打算。
关完店,一盘点,小芳没落住什么钱,但也没有亏本。退完房子,处理好遗留的问题,两人筹谋着把婚礼举行了。好歹划个道儿。因为两人都是结过婚的人,都不想大操大办。头一天在饭店里请了小田这边的客人,摆了两桌。第二天又请了小芳这边的客人,摆了一大桌。这个仪式就举行完了。
结完婚小芳就在家里待着,什么也没干。一边休息一下,一边在家里给两个孩子做做饭,洗洗衣服,做点儿家务活。小田每天出去推销医疗用品,也不怎么挣钱。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好在小芳早就过惯了没有钱的日子。到不觉得怎么着。但是日子一久,特别是两个孩子都放了假后,经常在一起,生活中的小摩擦越来越多,矛盾也一天天地积累起来。
文章图片
三、第二次婚后鸡飞狗跳,小芳只能再一次离婚
5
在一起住的时间长了,小芳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小田对儿子非常地宠爱,简直就是溺爱。元盛虽然已经12岁多了,但是自理能力很差。每天早上都是小田给儿子把衣服摆好,穿好鞋子甚至会帮他把鞋带子系上。侍候好元盛穿好衣服,再提前到洗手间给孩子准备好洗脸水,把牙膏挤到牙刷上。平时上学时为了赶时间,偶尔这样做一下也无关紧要,但是现在放假了,还是这样就有些太过了。
关键是元盛还有一个习惯,就是,不管上学还是休息,不管阴天下雨还是大好晴天,每天都是准时在早上6点就起床。只要他起来后,小田也跟着起来,侍候好孩子后再回到卧室里睡一会儿。如果去上学了还好,不上学就在屋里叮叮当当乱收拾一气。或者打开电视看电视,音量开的很大,这些小田也不管。朵朵睡觉很警醒,有点儿动静就睡不着。这下子每天大人小孩儿都要陪着他早起。小芳多年来养成了一个早上睡会儿懒觉的习惯。这一来每天都睡不足,苦不堪言。
更让小芳不满的是,元盛可以随时出入她和小田的卧室,不管白天还是夜里。不让进就踢门。这要是亲妈和儿子自然没什么问题,无非就是夫妻俩注意点儿,有什么特殊的事儿别让孩子撞见就好。可这毕竟不是亲生的。满打满算小芳就比元盛大10几岁。十来岁的孩子什么不懂?
小芳让小田给孩子说说,让孩子注意一下。可这孩子有个特点,就是不能说。只要听别人说他一句不是,立马泪就下来了,比女孩儿还爱哭。一哭就给他亲妈打电话,娘儿俩哭哭啼啼一说半天,末了还得让小田接电话。
更有甚者,有天夜里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元盛说夜里睡觉害怕,非得让他爸爸过去陪着他睡。小芳不想让小田过去,孩子就在卧室里大叫:
“爸爸,你是不是不爱我了?你要不爱我,我就去找我妈妈!我要去找我奶奶!”
小田撂下小芳赶紧过去陪儿子睡,小芳也赌气也去儿童房陪着朵朵。两人都没睡在卧室里。
假期里孩子白天晚上都在一块儿,有时难免争夺。朵朵毕竟年龄小,不大懂事儿。有一次不知道拿了元盛一件什么东西,不小心弄坏了。元盛反手就是一巴掌打到朵朵的脸上,下手又重,小脸蛋儿上很快起了几个红印子。最让小芳气愤又尴尬的是,打完朵朵,元盛还大声说了一句:“这是我家,你不能随便动我的东西!”见此情景,小田也不批评儿子,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几句,“别打妹妹,别打妹妹。”
平时吃饭,只要是他喜欢吃的,不管是谁,都要先紧着他吃完,他吃饱了,别人吃个菜底儿。可朵朵就不这样。朵朵打一记事儿就跟着妈妈,虽然年龄小,但眉眼高低都能看得出来。吃饭时让吃什么就吃什么,不争不抢。可小芳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虽然不是因为菜做得不够,每顿饭也是两三个菜,孩子不是吃不饱。但看到自家的孩子跟在别人的后面捡漏,总是心里不舒坦。
几次三番,小芳有点儿受不了了。本来小芳也是个很有脾气的人,只是觉得好不容易又组建了个家庭,她不想让朵朵再跟着自己到处漂泊找房子住。她很珍惜这段婚姻。但老是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小芳找了个时间和小田好好地聊了聊,让他规矩规矩元盛,这也是对孩子好。
可小田口头上说得好好,其实根本就不当回事儿。小芳很失望。心里的怒气也与日俱增。终于有一次元盛又对朵朵动手时,小芳忍不住训斥了他几句。
这下不得了了。元盛大哭大闹,把自己关在卧室里不出来,谁喊也不应。用他爸爸的手机打电话。这回是打给他奶奶的。电话里一把鼻子泪两行,哭诉自己的委屈。好长时间电话终于打完了,总算消停了一会儿。小芳的手机又响了。一看,是元盛的奶奶打过来的。
毫无意外。奶奶在电话里给小芳讲了一大通做人做事儿的道理,最后让小芳给孩子赔个不是,认个错。小芳那里肯。这算什么事儿?末了还是小田替小芳给元盛说了好多好话,才算是过去了。
经过这件事儿,小芳和元盛、小田之间都有了隔阂。而且小田对儿子的溺爱,也已经让她忍无可忍。
好容易熬到了假期结束,两个孩子都开学了。小芳也不愿待在家里,到贵和的一家专卖女装的服装店里应聘了一个导购职位。每月基本工资3000元,月底再加上当月绩效。由于小芳此前当过服装店的老板,又亲自进过货,对服装的了解很深,很全。而且小芳还练出了一样本事,就是对什么样的客人适合什么样的衣服,把握得非常精准。再加上小芳能说会道,嘴又甜,很快就为店里拉来了几个有钱的回头客。老板和店长都很待见小芳。
文章图片
6
小芳这边的工作干得越来越顺利时,小田那边却是一团糟。小田的工作是医药代表,其实说白了就是医药贩子。平时就是跑药店,或者往一些小的诊所里面送送药。随着国家对于医药市场的规范,杜绝以药养医。再加上纳入医疗保险的范围越来越大,小田的生意基本上就走入了死胡同,慢慢就干不下去了。
小田的年龄不算大也不算小了,干了这么多年的药贩子,猛然间再干别的,很不适应。一天天地待在家里等着,看看能不能出现点儿奇迹。人越歇越懒,真是一点儿也不错。小田在家待了几个月,虽然没有任何收入,但也不想着出去再干其他工作。
没有收入怎么办?元盛的爷爷奶奶把元盛的生活花费和学费全部包下来了。不用小田想办法。但是朵朵的学费和生活开支全部由小芳负责。
现在小芳在服装店里干得得心应手。这家店的定位面向的客户,都是成功有钱的职业金领,或者实现了财务自由的女老板。那些人出手阔绰,不怎么讲价。小芳的基本工资加上绩效,每月的收入都在万元以上。给朵朵交上那点儿学费,对小芳来说已经不是问题。
问题是小田开始给她要钱。理由都是家里的日常开销。这个理由小芳不好回绝。毕竟两口子在一起过日子,总不能因为双方挣的钱不一样,就不承担养家的义务吧。再说小田在家也不是啥都不干,每天的接送两个孩子都是小田的活儿。但是小芳吸取了前一段婚姻的教训,哪里还敢把自己辛辛苦苦挣的血汗钱全部交到别人的手里?
每次给的也不多,或者300,或者500。但是,对于元盛的教育,小芳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几次三番地敲打小田,让他改变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现在的小芳有了底气。这也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吧。到现在,小芳的态度仍很明确:婚姻不易,她还是想和小田好好地过下去。
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正当小芳在外面打拼的时候,元盛的奶奶来了。而且还不是住几天就走,是长期住下照顾孙子来了。这下子好了,本来就有点儿挤的房子里一下子住进了老中青三代人。小田和儿子住一间卧室,原先小田和小芳的卧室被奶奶住了,小芳和朵朵住进了儿童房。为什么不是奶奶和朵朵住一起,小田和小芳住一起呢?因为奶奶不愿意和别人家的孙女住一屋。而元盛喜欢跟着爸爸住一屋。
这事儿闹的!这根本就不像一家人,倒像是大家搭伙一起过日子。这样一来,小芳和小田的夫妻生活基本上也就死了:总不能老是去外面的宾馆里去吧。
自从婆婆来了以后,对小芳是处处不满,横挑鼻子竖挑眼。小芳总感觉这位老阿姨就是想把自己撵走。她是个长辈,不管怎么着也得让着她。何况小芳每天早出晚归,朵朵总得有人照顾!
母亲来了以后,小田不想在家待着了。不知道他从哪里得到的消息,要跟着几个朋友去东营,向老年人推销保健品。到那边做区域老板。我们都知道干这玩意儿意味着什么,就是白白地坑人啊。小芳坚决反对小田干这一行。但是小田比较执拗,认准的事儿非干不可!最关键的是,小田的妈妈极力支持儿子去。
既然母子俩都已经下了决心,小芳知道阻拦不住,就不再说什么。没过几天,田老板就走马上任去了。
小田走了,家里唯一的润滑剂没有了,小芳娘儿俩和田家祖孙俩的关系一下子变得既僵硬又尴尬。婆婆对小芳的不满与日俱增,小芳的忍耐也已经快到了极限,终于在一个周末,两个人爆发了。
起因还是因为孩子。两个孩子不知为什么打闹了起来,朵朵吓得躲到一边哭,元盛看见朵朵哭,他也跟着哭。奶奶正在卧室里打电话,听见孙子哭声,出来不问青红皂白就把朵朵训斥了一顿。小芳当天请了假没有上班,本来想趁着这个机会好好表现一番,和婆婆缓和一下关系,早早就出去买菜了。回来后恰好看到这一幕。
面对婆婆对自己孩子的训斥,小芳当然不满。她觉得孩子搁气,不是大事儿,说不清谁对谁错。两个都批评几句就过去了,犯得着这样吗?再说元盛比朵朵大那么多,就是训斥,一般也得训斥大点儿的孩子才对。
可是婆婆显然不打算把这一碗水端平。继续高声大嗓,即使小芳来了也是一样。这可把小芳彻底惹火了。
“妈你什么意思?”
“什么什么意思?”
“两个孩子置气,你用得着这样吗?”
“你也不看看你家朵朵,天天没事儿就来欺负我孙子。你也不管管。”
“元盛比朵朵大那么多,她怎么能欺负元盛!”
“我知道你娘儿俩咋想的。你就是想图我儿子的钱才来的。”
听到这里,小芳气急了,不怒反笑,
“妈你拍拍你心口窝儿想一想,你儿子有啥?他一分钱不挣,家里的生活开销都是我的工资买的,我图你家啥钱!”
“你不图钱。你是图俺儿的房子!”
文章图片
四、两次婚姻失败,小芳开了窍,只有靠自己才是王道
7
话说到这份儿上,小芳再傻也听出话音来了,何况小芳非常不傻:原来婆婆是担心他儿子的房子。想到这里,小芳觉得没必要再吵下去。干脆,和朵朵搬出去吧,搬出去就清心了。至于搬出去朵朵上学怎么办,那是另一回事儿。
饭也不做了。和小田打电话说明情况,她和朵朵要搬出去住。小田不同意,让小芳先忍一忍,等他从外面回来再说。小芳考虑了一下,觉得等小田回来再说也不是不行。但她给小田定了个时间,最多不超过一个月,她还是要搬走。
架吵完了,脸就撕破了。这世上历来就没有真正的“说完就完”。只要话说出来了,都会在对方心里留下影子。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刀剑及体,创口可愈;恶语伤人,怨恨难消!经过这一次争吵,小芳和婆婆基本上也就成了熟悉的陌生人,虽然天天见面,两人都不再跟对方说话。
小芳婆婆也是个女中好汉。既然话都说到那份儿上了,干脆就撕到底。每天接送孩子,她光接送孙子,不管小芳几点下班,她也不像原先那样顺带去幼儿园再去接朵朵。小芳没办法,只能给朵朵在学校门口找了个小餐桌。她也尽量提前下会儿班,接完朵朵再一起回家。平时婆婆只做自己和孙子的饭。朵朵吃饭,小芳得自己另做。
就在小芳为家里的事情焦头烂额时,店里也发生了一件事儿。原先的店长回家生孩子去了,老板又招了一位新店长。这位新店长和老板娘有点儿亲戚关系。她看到小芳来得也晚,走的又早,就有点儿不满。小芳因为要照看朵朵,工作不能全部靠上,业绩自然也受影响。
开始还是旁敲侧击。时间长了就单独跟小芳开了几次小灶,后来连老板娘也过问了两次。小芳觉得这样下去也不是长法。真不行先把工作辞了,等小田回来,把家里的事情定一下再换个工作。
正在小芳犹豫不决的时候。来了另外一个机会。济宁新设了一家网贷公司,需要招聘一批市场经理。此时正是2015年,P2P正红火。原先的店长的姐姐在这家公司做会计,想让她妹妹给推荐几个本乡本土、能说会道,有责任心和工作能力的人来开拓市场,有没有工作经验都可以。
店长想到了小芳,问小芳愿不愿意过去。小芳考虑了下觉得这是个机会。但又担心自己不懂金融。店长安慰她:“没关系,只要会写字就行。其他事情公司会培训。”
小芳麻利地辞了工作,跟老板娘道了个别,第二天就到公司的报名处报上了名。办完手续,找到店长的姐姐,大体上了解了一下这里面的事儿,感到这个工作很适合自己。小芳下决心要干出名堂来。而且公司新成立,各种各样的激励措施让小芳眼馋不已,蠢蠢欲动。
从公司出来,还不到10点,小芳想着回去一趟,把东西收拾一下,不再等小田回来了。她还有一个更彻底的想法,就是把朵朵送到全日制的幼儿园里去,逢周末接孩子,平时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到工作上。“老娘坚决得给自己买车买房,给自己争一口气!”小芳心里暗暗使劲儿。
到了家门口,小芳掏出钥匙打开门,眼前的情景让她尴尬不已。婆婆正和一位秃头大叔不可描述地坐在一起。看见小芳突然回来,两人神态惊慌,很不自然。小芳心里立马明白了怎么回事儿:原来千方百计把儿子、把老娘撵走,有自己的心思。你不是来看你孙子的!小芳没理他们,走到朵朵屋里,拿了几件东西就躲了出去。
下定了决心,小芳当天就开始出去找房子。联系了几家房产中介,说明了自己的要求和条件。看了几个,有一处房子符合小芳的要求。小区是棚户改造的,回迁户多,房租很便宜,一共五楼,顶层,上面有一个阁楼。
房子定好,和房东见了个面,当天交上半年的房租和一个月的押金。下午小芳就找了一家搬家公司,把她和朵朵的全部家当搬过来。晚上接朵朵回来的时候,娘儿俩就已经住到了新家里了。晚上把朵朵哄睡,小芳一个人站在窗前,借着路灯看着外面摇曳的树影,仲春的夜风拂到脸上,感觉真爽!
过了几天,小芳又找到中介公司,把楼上的阁楼单独租出去,租金和自己付给房东的租金几乎一样多。小芳做起了二房东,自己还白住着房子。
文章图片
8
小芳和婆婆弄到那个份儿上,家又已经搬出来了,和小田的婚姻也基本上到了头。何况那天上午回家后的事情看在小芳的眼里,婆婆怎能容她!小田是一个上听妈妈、下顺儿子的大好人。一切顺理成章,小田回来的时候,就是他们两个办理离婚手续的日子。
离婚后的小芳把孩子送到全托的幼儿园里,一心一意扑倒工作上。即使周末也很少休息,经常到各县市考察贷款,办理手续。有时地方偏远,借款人在农村,办完手续回到家常常到夜里11点多。看她的朋友圈里的运动步数,有时竟然达到3万步。小芳的工作也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和同事的尊重。
就这样一干三年。小芳也从一个普通的客户经理干到了部门经理。朵朵也上了小学。就在家里的拆迁房附近没多远。这时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机会。
公司总部在江苏徐州新设了一家分公司。当地的负责人要求总部派一位有能力、熟悉业务、责任心强的的经理人员去本公司带队。总部安排从济宁选派一人。工资待遇、福利补贴等等,都远高于济宁这边。济宁公司的负责人立马就想到了小芳。
和小芳一谈,小芳愿意去。孩子已经上了小学了,离开妈妈没任何问题。至于每日接送的问题,小芳也想好了。老爸的鹅厂不干了,让他每天接送朵朵。抽了个时间,小芳回到老家,和老爸说起这个情况。知道老爸的心思,没等老爸张嘴,小芳主动提出来每个月给老爸2000元生活费。
老头儿二话没说,答应了。
三天以后,小芳就单枪匹马到了徐州公司。公司给小芳安排了住宿的地方,又让她和手下的十几个兵见了个面,这就算开始了。
小芳的主要工作除了原先的内容外,其实最主要的就是培训。这个培训并不是在办公室里讲文件、学资料,就是一个内容:带着这帮小伙子熟悉业务流程,交给他们具体的操作。反复给他们在实践中演习如何和各种各样的客户、沟通。
怎么忽悠那些本可以不用贷款的公职人员借他们公司的款。怎么给那些嫌贷款利率高的客户觉得他们比从银行借款成本要低多了。这些工作,根本用不着多高的文化水平。小芳干得游刃有余。半年以后,她教出来的客户经理,个个都成了公司的骨干人员。
完成使命,小芳从徐州回来。因为有这段交叉任职的经历,小芳在公司里更加受到重用。没多久,小芳先是全款买了一辆私家车,上下班,接孩子。然后又交了40%的首付买了一座高新区的房子。140平。就这样,没用任何人,小芳凭自己的努力,以一个初中生的文凭,在第一次离婚后,用了6年的时间,从农村老家的小村姑,逆袭人生,成为一位职业白领。
小芳完全凭借自己的辛苦打拼,买了车,买了房,完成了多少名牌大学毕业的大学生也不见得能够做到的成绩。这并不是说学历不重要,小芳的经历也不具有普遍性。小芳的经历只是证明了一点,就是习大大那句话:“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小芳的幸福,就是自己一拳一脚奋斗出来的。
小芳的故事讲完了。感谢大家看完。我倒是意犹未尽:这些网贷公司的利润这么高!这特么得黑了我们借款人多少的血汗钱啊……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
- 村里的故事|村里的故事 --赵大头
- 28岁|28岁,做一个通透又自由的姑娘。
- 下雪了,飞去你的城市拥抱你|下雪了,飞去你的城市拥抱你 | 有个直男向我表白了
- 闺蜜,太甜蜜的词会带着刺
- 我有一个小姑娘:童言童语
- 抱不动西瓜不如买香瓜!
- 温柔那么伤
- 姑娘,时光如驰,愿你我不变
- 如何提高效率
- 我一点都不想做懂事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