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到”学习了两年,我“得到”了什么((2))

在“得到”学习了两年,我“得到”了什么((2))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前言
今天继续发布文章的第二部分。

“知识付费”真的是一场骗局吗?
最近看了网上一些主流批判知识付费的文章,大都表达了这样的一些观点:
①.知识付费是骗局,因为即使你通过知识付费学习了一年半载,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也依然无法改变你还是买不起房,没有升职加薪,每天继续挤着地铁去上班的事实。

【在“得到”学习了两年,我“得到”了什么((2))】②.知识付费是骗局,因为学习一件非常严肃的、体系化的工程,而知识付费这种通过碎片化时间学习的模式,使得学习者根本无法掌握系统的知识,因此这样的学习是无效的。

③.知识付费是骗局,因为它不过是在兜售焦虑。“罗振宇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将“焦虑感”传递给了每一个知识付费者,用户在买了知识付费产品之后,能够感到自己在很努力的学习,从而缓解自己内心的焦虑。
对于以上的三点看法,我并不敢苟同。在我看来,一个人提出这样的质疑,表示他并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学习。

而接下来,针对上述三个观点,我就来谈谈这些观点的问题究竟出现在什么地方。

对于第①个问题,我认为提出这样问题的人,并不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几乎每一件事都存在滞后效应。

这里解释下,什么叫做“滞后效应”,它指的是“变量对被影响变量的效果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产生,在这一过程中通常存在时间上的滞后,也就是说,变量需要通过一段时间的滞后才能够完全作用于被影响变量”。

举几个例子,在洗澡前,打开热水龙头之后,先流出的一定是冷水,过去数十秒钟之后,热水才会流出。也就是说,打开热水龙头的影响所产生的热水从龙头中流出,存在时间上的滞后。

一个人感冒了,他去药店买了些感冒药服用,但感冒并不会立刻被治愈,而是需要连续服药数次之后才可能被治愈,这也表达为滞后效应。

同样的,在学习上,当然也存在滞后效应,一个人以前从不思考和学习,看到知识付费之后,如获至宝,寄希望于浅尝辄止的学它个一年半载,便可以彻底咸鱼翻身,获得高薪职位,迎娶白富美,登上人生巅峰,请问这可能吗?

没有努力、持续的投入,这样的人终会败在滞后效应的魔咒下,永远也看不到胜利的曙光。

对于第②个问题,其实“碎片化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伪概念。在学生时代,每个学生每天都会学习6-8门不同的课程,往往需要数年才能够完整的、系统性习得一门课程的全部知识。

因此,学习过程的本身就是日拱一卒,每天学习一点点知识,这难道不是碎片化的吗?到这里怎么就成为问题了?

此外,大多数优质知识付费课程本身交付给用户的都是一个完整、系统的课程,如果学习者愿意,他完全可以找一大段时间,完完整整的把这门课程学一遍。

因此,“碎片化学习”这个问题并不成立。

而对于第③个问题,我认为更是无稽之谈。什么叫贩卖焦虑?焦虑还可以卖?明明是一个人本身就存在问题,只不过在这之前,他一直生活在自己的舒适区,回避这些问题罢了。

而知识付费的出现,撕破了这层窗户纸,让一个人看到了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巨大不足,从而产生了焦虑感。所以,知识付费不过是帮助一个人正视了自己的问题,使得这个人产生了焦虑感,从而走出自己的舒适区。

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如果一个人一直生活在舒适区中,无视自己的问题和不足,这才是最大的风险!因为等到真正的危机来临,舒适区待不下去的时候,恐怕一切就真的晚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