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鼓楼幼儿园关于艺术贯穿环创领域——学习笔记

首先,南京市鼓楼幼儿园前身鼓楼幼稚园,由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于1923年创办。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幼儿园。

他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开拓了中国幼儿教育现代化、科学化、民族化的道路,为后世学前教育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被誉为“中国的福禄贝尔”。

【南京鼓楼幼儿园关于艺术贯穿环创领域——学习笔记】二十世纪初,随着我国美术教育的兴起和美育观念的确立,使陈鹤琴逐渐对美术教育在整个教育体制中的功能和对促进儿童发展的诸多价值有了新的认识,陈鹤琴的儿童美术教育思想发掘了美术的工具属性,为我国创立了科学的儿童美术教育理论体系奠基,并丰富了儿童美术教学的方法,且对改进现代儿童美术教育有着重要启示意义。
本次学习了陈鹤琴儿童美术教育思想,尝试追溯其儿童美术教育思想的来源和基础,并对其儿童美术教育思想进行系统的整理,在此基础上解读了其儿童美术教育思想的内核。陈鹤琴儿童美术教育思想源自于中国传统教育思想,西方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以及宗教思想,他认为儿童是独特的、发展的、应该受尊重的人,幼儿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陈鹤琴儿童美术教育体系以美术心理为认识基础,关注幼儿创作的动机,对美感的认知以及美术能力的发展特点等方面; 还将培养幼儿的兴趣、技能、创造力和审美能力作为美术教育的目标,注重美术教学活动实施的欢乐性、整体性、生活性和民族性,提倡通过游戏、自然、家庭等丰富的途径展开美术活动,并提出多种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法。
通过对其美术教育体系分析,发现陈鹤琴的儿童美术教育思想内核体现在其基本立场:对西方教育思想吸收与改造,把儿童当作儿童,美术是一门需要指导的专门学科。其儿童美术教育思想体现出科学的、创造的、生活的和游戏的精神本质。通过上述的梳理,发现陈鹤琴丰富的儿童美术教育思想不仅做出诸多历史贡献,而且促进解决我国儿童美术教育现存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基于此,研究者受到陈鹤琴儿童美术教育思想的启发,发现儿童美术教育的部分问题,并从陈鹤琴儿童美术教育思想中寻找可借鉴的部分,得出我们应当植根于中国文化吸收借鉴外国教育思想; 制定儿童美术教育的目标应当注重创作过程; 基于生活建构儿童美术教育的内容; 儿童美术教学活动应当游戏化的结论。

鉴于传统教育的严重弊端,唯有提倡“活教育”,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寻找“活教材”。 陈鹤琴所谓的“活教材”是指取自大自然、大社会的直接的书,即让儿童在与自然和社会的直接接触中,在亲身观察中获取经验和知识。

他把活教育的内容具体化为“五指活动”。即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和文学活动,其目的是培养儿童理想的生活。
他把活教育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四个步骤:一是实验与观察;二是阅读与参考;三是发表与创作;四是批评与研讨。这四个步骤是教学过程的一般程序,不是机械的、割裂的,它们同样体现了以“做”为基础的学生主动学习。
1923年幼儿园成立时,陈鹤琴先生亲手种下园内的树,在一代代鼓楼幼教人的呵护下,让人们像走进了森林一般。各种植物、自然材料、美工作品被错落有致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个精致的画面。鼓楼幼儿园的自然环境便是上层的自然环境。孩子和幼儿园里的自然亲密活动、玩耍,这是孩子与自然的共生;而幼儿园作为城市的一部分,为这喧嚣的都市带来一片宁静的绿色,这是幼儿园与城市的共生。
1、帮助儿童获得各种经验,丰富表象的储存。换作自己来说 ,儿童进行绘画的一个前提是必须在脑子里存有某些实物的映像,因此老师应该帮助儿童累计一些经验。

2、提供儿童多种多样的材料和工具,给儿童以绘画的机会。多种多样的材料和工具可以直接刺激儿童的操作欲望,促进其产生创作的动机。
3、教给儿童绘画方法,掌握绘画的基本技能。基本技能是儿童美术活动的技术支架和必要手段,没有它,儿童不可能从事美术活动。
学习思考:
陈鹤琴先生对儿童绘画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是他对中国幼儿教育的丰功伟绩之一。通过对他绘画理论的学习,我觉得在我的实践活动中,我应该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改革给幼儿一纸一笔的做法,提倡激发儿童的创作动机。
在美术活动中为了方便我常常给孩子们提供的绘画工具往往就只是简单的一盒蜡笔和议长纸,让孩子们找者老师的画画,或让他们自由的画,还美其名曰为“意愿画”,这样的方法往往使得孩子们觉得无从下手,从而对绘画失去兴趣。我们可以经常听到孩子们说:“老师,我不会画。”其实造成孩子不会画和不敢画的原因不在儿童本身,而是老师忽略了对儿童创作动机的激发。因此在美术活动中只有激发儿童的艺术动机,他们才能带着喜好的情绪,兴致勃勃地参加活动,才能充分调动各个活动器官,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激发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改革指导方法上存在的弊端,提倡适度、合理的指导。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孩子们开始画,老师就一点一点得帮助儿童话,儿童没有自己思考的机会;老师“崇尚”自由,不给孩子指导,让孩子自由绘画,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儿童创造的个性。前者的结果是儿童只能画老师教过的内容,对于教师没有教过的就不会,完全缺乏创造力;后者结果是造成孩子盲目的画,其绘画水皮水平得不到提高。在美术活动中,我们应该对于不同水平的儿童,在目标、方法、材料及其使用上要灵活对待,鼓励他们自由探索积极创造。
陈鹤琴先生的有关儿童美术教育的理论是有必要的,它将会帮助我们进一步打开幼儿美术教育改革的窗户,让更多温暖的阳光照进幼儿美育的殿堂。此后,我也会继续努力,秉承前辈的教育思想,贯穿我的教育课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