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刍议Ⅱ(保护生产力)

【考研刍议Ⅱ(保护生产力)】 Professor Forever
转载请注明原创出处,谢谢!
这回我们要谈什么? 既然已有正确合理的世界观,就需配以行之有效的方法论。这一回,笔者主要会从“四化”来引导读者对于考研复习过程中方法论的思考和探索。考研的准备过程其实就是学习提升的过程,对个人来说,由信息的输入,经过大脑加工,最终输出,并持续这个循环。能把所见或所想变为所得,这种能力就是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学中的概念有所不同)。通过高效的方法保护生产力,有利于激发“过程蕴含的能量”。
四化 这四化既有区别有相互联系,共同的目的就是“把过程存储起来”,即使遇到了棘手的挑战,你也不至于后退太多,所以起到的是一个安全保障类的作用。只有在坚实稳定的基础上,才能伸长双臂够得更高。笔者会用具体的问题和例子加以阐述。
电子/便携化
问题:如果明天就上考场了,我今天应该看什么?
如果看的是纸质书,主要制约因素在于:重量和检索速度;如果看的是笔记,相对于纯书本的效率可以提升2-3倍,可是纯纸质笔记依然在某些方面不能接近极致,归根到底还是逃不出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因此,找到一种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几乎都能快速检索的复习笔记,显得金光闪闪!幸运的是,无处不在的互联网让这个美好的期盼成为可能。笔者想以两个app为例,引导读者发现和使用更多有助于保护生产力的工具。
【有道云笔记】提供了基于云端的跨平台工作场景,即时同步,即时保存,PC端和网页端方便输入和查看篇幅较大的笔记(政治、英语、专业课的笔记均可),手机端可以不受地点拘束地查看和检索笔记,也可以记录日常生活中零碎的idea。总结一下优势:跨平台,云端保存,不怕丢,很好地回应了传统纸质书本或者笔记本的不足之处。
【扫描全能王】解决了另一个问题:如果有些笔记既需要手写(比如数学,各种符号和图像),又想尽可能地兼顾便携性和快速检索的特性,该怎么办? 其实转念一想,电子化的实质,是将存在于书本或脑海中的信息转化为二进制在计算机系统中存储,但二进制的表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谁说笔记一定就是txt或者doc格式呢?对数学笔记,完全可以采用手写后扫描的方式,生成高对比度的PDF或图片,这也完成了电子化。
思维导图化
问题:如何把一本书读薄?
很多人知道思维导图,也用过思维导图,因此就不详细介绍其定义了。概括地说,它让信息的组织方式更符合人脑的存储和调取规律。考研复习中,思维导图几乎可以应用于所有学科,就使用频率和效果而言,最适用的就是思想政治。对刚刚接触考研的小白们来说,政治学科的复习似乎都聚焦在“背书”的恐惧上。然而,笔者认为考研政治并不是一场默写考试,而是考查实际问题和书中原理的映射关系。不理清关系盲目地线性地机械地记忆,收效甚微。
这里,笔者想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在考研政治的考场上,你究竟是因为紧张而写不出来,还是因为写不出来而紧张?是不是有点像“鸡生蛋与蛋生鸡”?初上考场的那份“紧张”和大脑检索信息失败导致的紧张不是同一种情绪,如果从源头上解决记忆的问题,第二种“紧张”便不复存在,而第一种“紧张”也得以缓解。
掌握了思维导图的初级应用,其实就能做到“把书读薄”,即时面对政治教材和大纲中的诸多概念和论述,也能拨云见雾,豁然开朗。
人脑的强大功能还有很多,除了记忆,还有联想。利用思维导图,可以较为清楚地描绘统一章节中不同概念间的联系、同一本书中不同章节之间的联系、不同书之间不同章节的联系等等,这对于形成知识的总体观和全局观颇有成效。
反碎片化
问题:我每天有多少被浪费的时间?能被拯救吗?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一个考研人每天的学习时长是多少?有效时长又是多少?而且为什么别人能在同样的24小时里对书本有个更好的把握?整块的连续时间弥足珍贵,剩余的碎片时间如果能利用好,也是可以起到很大作用的。每天早上起床后到早饭前的时间、每天等电梯、食堂排队的时间都属于碎片时间,如果能在这些星星点点的时间片中做些什么,会在无形中帮助到你。
反碎片化,即对抗碎片化的方法,首先得明确在碎片时间能做的事,输入 or 输出?笔者的建议是:输入——你坐地铁上看电子书刷微博就是利用碎片时间进行信息输入。其次,你的提前准备信息输入的原材料。笔者提供以下几类参考:数学公式、英语阅读中遇到的生词、句型或者地道表达、专业课的疑难点笔记等。其实你会发现,碎片时间进行的信息输入,恰好能和文中的第一化:电子化相衔接,通过电子化所得的电子笔记或摘录,成为了很好的碎片阅读材料。当然,你也可以在碎片时间里复习政治学科或者专业课的思维导图,这样就和上面的“思维导图化”联系起来了。
在反碎片化的过程中,亦可阅读一些考研相关的经验贴或者干货文,并加以收藏(收藏很重要,方便以后复看)。说到这里,笔者还要向大家推荐一个工具【收趣云书签】,你可以把在各个平台上值得收藏的文章、网页或者图片丢到它这里,加以整合。
计划流程化
问题:为什么我每天似乎都在处理昨天该做的事情?
如果你产生了上面的疑问,说明你的脑海里有计划的思想,可能是安排上不妥。计划赶不上变化,这是墨菲定律;但是不做计划完全放纵,危险更大。换个角度,虽然考研初试的时间是确定的,但复习前期的计划不必用具体的时间戳作为截止依据,而是应以复习内容的完成度(效果)为截止依据。
复习的前半程必然是打基础的持久战,目标是“懂”。有些考点本来就难,何必刻板地规定在一天内必须解决呢?说的具体一些,以数学为例,不同章节对不同人的难度和感受都不一样,你不可能保证每天都能复习相同数量的考点,也没必要和别人比进度(很不可取),按照自己的计划合理推进就可以。所以问题出在计划不周上,尤其到了考研复习后期(考前2个月),有些同学觉得时间紧迫生怕复习不完,其实忽视了:只要按照合理的计划推进,哪怕最后还剩余百分之几的内容,也比那些没有计划没有规律的复习效果要强。
复习的后半程是方法和熟练度的提升,目标是“熟”。在考场上,思考的时间主要用来发现题设陷阱,而不是现场想着:解题步骤如何。因为考场上的特殊综合压力是其他环境模仿不了的,真正想在考场上较为顺畅地发挥,在复习后期多半得达到“条件反射”级别的高速响应状态。笔者建议,后期的复习计划安排要有“回头看”的环节,即错题二刷三刷,新题只是用来检验复习效果的工具。因而整体的节奏在“新-旧-新”的交替中连续推进。
简而言之,做计划讲究流程性和连贯性,理想中的计划不是离散的,而是连续的,借用计算机科学中“链表”的思想,本次计划的内容应当包含下一次做计划的截止标志或时间节点,这样从宏观上看,所有的计划都在逻辑上形成了一个链。
现实是昂贵的,理想是无价的。笔者希望通过一系列文章的更新迭代,起到点拨的作用,帮助考研人少走些弯路。上述方法和总结,超过半数都是笔者在考研复习中后期才想明白的,希望本文的读者能够结合自身情况,深入思考,并趁早将脑海里的想法转化为行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