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叶圣陶先生学写作
【日更之路的第42篇】
文章图片
相关阅读:为自己创造写作的源泉
在叶圣陶《怎样写作》一书中,不仅告诉我们写作就是写“诚实的自己话”,还教了很多关于如何写作的“技巧”。
01 组织
文字源于生活,写作的时候是将自己的思想与情感用文字表述出来,当有了写作素材后,首先要学会的就是组织。
之所以要组织,是因为很多时候情感、思想都是在一瞬间全部涌现出来,但文字是一字一句连续而下;另一方面,情绪或思想往往会重复、凌乱,但文字必须有条有理才行。
所以,需要通过组织,将写作的素材具体化,并且使它成为独立而完整的东西。那该如何组织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呢?
用个比喻的说法,只需将所有素材组织成一个圆球即可。圆球有个中心,各部分都环绕着这个中心。一篇文章也该有个要表达的主题,所有的文字都应该是为了这个主题而存在。
只要循着这个原则,就可以对自己的素材进行检查,留下与主题相关的,删掉不相关的,再将留下的各部分以一定的次序排列起来,一篇文章就完成了。
02 不同文体的写作方法
在文体类型上,可以将文章分为叙述、议论、抒情三类。这三类所写的材料不同,要写作的标的不同,既可包举一切的文字,又是彼此平等。
(1)叙述文
叙述文的材料是客观的事物(有的也出自虚构),写作的标的在于传述。要叙述事物,必须先认识它们,了解它们,而这只有通过下工夫去观察才能做到。
在观察时,我们要排除一切成见与偏蔽,平心静气地与事物接触。对于事物的外在部份当然是显而易见,但是对事物内在部分的观察就需要全面、细致地观察,才能得其本真。
(2)议论文
议论文的材料是作者的见解,写作的标的在于表示。所谓见解,既可以是对事物的主张或评论,也可以是驳斥别人的主张而申述自己的主张。
表达主张的前提就是要有一个自己的判断,或是“这是这样的”,或是“这不是那样的”,并且一篇文章议论的只能是一个判断,这个判断就是文章的中心所在。
在表达自己的判断之外,必须要说明得到这样的判断的依据和路径。假如把判断当成目的地,你就必须要交代所走的道路,他人跟着你的道路走,就能到达目的地。这样,你的判断便是自然且真实的,才能让人所信服。
议论文中所用依据必须是真切的经验,是自己观察所得,所以,“叙述是议论的基本”,必须有观察的能力。
至于路径,其实只有演绎和归纳两个方法。所谓归纳就是通过审查许多事实、事理,在比较、分析后,得到它们的共同之处。所谓演绎就是从已知的事实、事理,推及其它的事实、事理。
(3)抒情文
抒情文的材料是作者的情感,写作的标的在于发抒。当我们心有所感,就要抒发出来,这是极为自然的事情,小孩子的啼哭就是“原始的”抒情。
抒情文就是在叙述、议论上加一重情感的色彩,使它们成为一种抒情的工具,至于是哪种色彩则由情感而定。
抒情的方法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强烈而紧张的;一种是清淡而弛缓的。
紧张的抒写往往直抒所感,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毫不隐匿。它对读者具有一种近乎压迫似的力量,使其不得不感动。
弛缓的抒写往往涵蕴的情感很多很深,但并不全部拿出来,只写出似乎平常的一部份。其实这一部份正就摄取了全情感的精魂。这样的东西,对读者的力量是暗示的而不是压迫的。读者读着,受着暗示,同时能动地动起情感来,于是感到作者所有的一切了。
03 养成正确的语言习惯
语言是有声无形的文章,文章是有形无声的语言,写文章最高的境界就是同说话一样。要达到这样的境界,最关键的就是养成正确的语言习惯。
什么是正确的语言习惯?简单来说就是不违背语言的规律,一切按照约定俗成来说。语言好比通货,通货不能各人发各人的,必须是大家公认的通货才有价值。
语言规律中需要注意的有两个方面,一是语汇,二是语法。
人、手、吃、喝、轻、重、快、慢、虽然、但是、这样、那样??全都是语汇。对于语汇,最重要的就是了解它的意义。一个语汇的意义,孤立地了解不如从运用那个语汇的许多例句中去了解来得明确。
其次,还应该清楚地了解两个语汇彼此能不能关联,这就必须从词汇的意义上出发。比如,“吃饭”不能说成“喝饭”,“西瓜”可以跟“摘”关联,但是不能跟“穿”关联。
吃饭的时候说“吃饭”,不说“喝饭”,这样合乎语言的习惯;当要表达我佩服你的时候,说“我佩服你”,不说“你佩服我”,这样主宾分明,合乎本意。这就是合乎语法。
语法是语句构造的方法,这不是由谁规定的,也是约定俗成。对于语法,最重要的就是要养成剖析句子的习惯。
一句话,必须有个对象,其次还需要对那个对象说些什么,可以说那对象怎样,也可以说那对象是什么。学会这些,对于说话听话,写文章看文章都有很大的用处。
这样想来,在义务教育阶段,总是被要求背文章,这也是一种培养正确的语言习惯的好方法。
【跟叶圣陶先生学写作】虽然关于写作的方法有很多,但归根结底无非就是把说话、想心思的自然规律加以说明而已,写作的本质是“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