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即将在中国推出人造肉,你会吃吗()
文章图片
星巴克推出人造肉菜单 4月21日消息,星巴克宣布,将于本周在中国推出一份新的基于植物蛋白的人造肉午餐菜单。该菜单将从周二开始在中国星巴克分店发售,产品主要由美国“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生产。
此前4月20日肯德基在其微信上官方宣布,他们将正式推出新品“植培黄金鸡块”。这种新的“鸡块”其实使用的是最近一年以来引起广泛关注的人造肉。
午间收盘前,WIND人造肉指数盘中拉升,双塔食品(002481.SZ)涨停,京粮控股(8.680, 0.47, 5.72%)(000505.SZ)、金字火腿(6.070, 0.24,4.12%)(002515.SZ)涨5%左右,美盈森(5.020, 0.17, 3.51%)(002303.SZ)、爱普股份(9.510, 0.39, 4.28%)(603020.SH)等涨约3%
文章图片
截至4月21日午盘人造肉概念表现 事实上,自2月4日起,人造肉概念就开启上涨之路,截至目前板块涨幅约34%。早在去年,人造肉成为资本风口,多家企业入局,市面上出现了人造肉饼、人造肉汉堡等产品,有研究机构称,2019年全球人造肉市场规模约121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279亿美元。国内外人造肉概念股一度大涨。
2019年5月份上市的美股人造肉公司Beyond Meat(BYND)曾经两个多月涨幅高达840%,随后缓慢下跌,多位投资人也已退出。
文章图片
三大人造肉公司的控股情况 【星巴克即将在中国推出人造肉,你会吃吗()】A股的金字火腿则曾因在电商平台卖掉12份人造肉产品市值增加了27亿人民币。2020年3月12日,人造肉解决方案企业星期零STARFIELD宣布,完成数千万元融资,本次融资由愉悦资本、经纬中国、以及美国知名植物基投资机构New Crop Capital投资。就目前已披露的信息显示,这是国内创新型人造肉公司完成的最高金额融资。
本次星巴克一共公布了三款用Beyond牛肉替代品制作的菜肴,另外两种则来自香港公司Omnipork猪肉替代品制作的菜肴。除此之外星巴克还将提供燕麦燕麦奶作为中国消费者的非乳品替代品。
来自Beyond Meat和Impossible Foods等公司人造肉产品已经成为目前不少连锁餐饮企业的一种原料选择。一些研究表明肉食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导致许多消费者减少肉类摄入量,而食用更多的素食类食品。
那么到底什么是人造肉?作为肉食动物的无名,替你好好打探了一下。
什么是“人造肉”?
“人造肉”并不等于常见的“仿荤肉”,它可分为植物替代品和实验室培植两类。
? 植物蛋白素肉(plant-based alternative meat)
文章图片
这类产品有的主要以豆粉、豆粕、大豆蛋白、小麦蛋白等为原料,如中国人餐桌上常有的素鸡、寺庙及周边素食餐馆的“仿荤肉”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还有以植物蛋白为原料制成的新型植物蛋白素肉,口感、气味跟动物源的肉类制品相差无几。
这类的代表就是上面提到的两家食品公司Beyond Meat和Impossible Foods的素肉汉堡。
文章图片
"水果姐"Katy Perry在其Ins上发布参加Met Gala的汉堡造型,上面写着Impossible Foods食品公司名称 ? 细胞培植肉(cell-culture-based alternative meat)
这一类产品的科技含量更高,是从动物身上抽取干细胞,把它扩增培养成肌肉细胞,并且分化成肌肉纤维而成为的肉。
文章图片
图源:BBC
Chemical engineer Dr. Marianne Ellis, of the University of Bath, sees cultured meat as "an alternative protein source to feed the world". Cultured pig cells are being grown in her laboratory, which could one day lead to bacon raised entirely off the hoof.
英国巴斯大学的化学工程师Marianne Ellis博士认为这种培植肉是“能够养活全世界的一种蛋白质替代原料”。在她的试验室里,人造猪细胞正在培育,未来也许可以实现凭空长出一片培根。
文章图片
通过动物干细胞培育出“细胞肉” 比如来自旧金山的食物科技公司 JUST,就想用“动物自己的细胞加营养液” 的方法生产人造肉。
文章图片
图自 The Guardian JUST 的思路是这样的:肉,说白了就是肌肉和脂肪细胞的组合。只要有动物的细胞,再加上有足够供细胞生长的营养,管它是在动物体内、还是在人工培育的设施中,细胞都是一样地长成肉。动物只是肉成长的“载体”,如果我们在实验室里、在培养皿里也能提供类似动物给细胞提供的环境,肉还是一样的肉,只不过是我们人来自己“造”出来的而已。
也就是说,只要能找到一种既可持续、又相对便宜的细胞营养来源,细胞就可以以一种稳定、便宜的方式 “长” 成肉,我们就有人造肉了。
JUST 用的是 “发现方法”,这个方法有三个步骤:材料分离(material isolatoin)、检测(assays),以及发现输出(discovery output)。
JUST 具体是怎么做的呢?首先,他们要挑一只各方面都很健康的“模范鸡”。在逛了好几家养鸡场、阅鸡无数后,他们终于找到了一只长相端正、毛色富有光泽的公鸡伊恩。
文章图片
科学家们采集了它的羽毛,并从羽毛里分离出了一个可以用来生长的细胞。
文章图片
JUST 的科学家们用这个从伊恩羽毛里提取出来的细胞作为基本的起始材料,然后他们就开始找让这个细胞快速、高密度繁殖的营养素。高密度地繁殖能缩短从“细胞”到“肉”的时间。
而营养素是从植物中提取出来的,这其实和传统养殖业有点像,传统养殖业不也是动物吃植物吗?
下面这张图,就是 JUST 在尝试不同组合的营养液。从植物提取的营养液里包含着动物身上取下来的细胞生长所需的营养素:水、糖、氨基酸、脂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文章图片
其实,这种生产方式某种程度上说并不算新鲜:用营养液 “生产” 肉就像用酵母做面包、用酒曲酿酒、用凝乳做乳酪一样,是同样的概念,只不过这里的小麦粉变成了动物细胞、酵母变成了从植物中提取的营养液、成品面包变成了肉一样。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后,一开始从公鸡伊恩羽毛里提取出来的细胞就变成了肉!!!
文章图片
你没看错!细胞变成了肉!!!
文章图片
JUST 所用的细胞,其实就是动物体内原有的细胞,因此也就不存在转基因的问题。不仅如此,在现有技术下培育肉,也可以做到不用抗生素。换句话说,这种人造肉和一只自然生长、没被打过抗生素的动物所产的肉,理论上没有任何区别。
人造肉的口感如何?安全吗?
人造肉早已引起广泛报道,CBS在一篇介绍人造肉发展的长文中,写到饮食新时代的来临:素食肉被认为索然无味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Gone are the days when vegan meat was derided as tasteless. Today's meatless meats taste just like the real thing, can satisfy the most blood-thirsty of carnivores, and are here to stay.
人们曾嘲笑素食肉索然无味,这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如今,不含肉的人造肉尝起来和真肉别无二致,还能满足食肉者的喜好,渐成风尚。
为什么我们要吃人造肉?
目前普遍的一种观点是:因为人造肉更安全、而且没有传统养殖业对环境的破坏。
对于人造肉的支持者来说,更安全的食物来源无疑是人造肉的一大优势。
相信大家对 “禽流感”、“疯牛病” 这些词早就不陌生了。其实,肉蛋奶里含有的病毒可远远不止这几种,而人造肉就没有这个问题。下面这张表格是传统养殖业与人造肉在携带病菌方面的不同:
文章图片
这么看来,人造肉的确对得起它 “clean meat” (清洁肉)的称号。
除了人造肉更安全、更少病毒,其对环境的污染也比传统农业大大降低不少。
随着全球人口上涨,对鱼肉蛋奶的消耗量也相应增加。按目前速度,2050 年时世界各地肉类及海鲜产量将翻一番,达到 1.66 万亿美元。
但随之而来的是传统模式下工业化的养殖对环境的破坏:家禽排放甲烷(其实就是五谷杂粮之气...也就是屁),而甲烷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罪魁祸首之一。不仅如此,土地清理和化肥还会释放大量的碳。
据 PETA 估计,在导致全球变暖的气体里,14.5% 来自家禽的饲养和消费。也就是说,家禽饲养及消费对环境的污染,比交通污染还糟糕!
我们的地球无力供应那种规模下工业化动物生产所需的水、燃料、杀虫剂及肥料,而地球本身也很难承受由此引起的水污染或对生态平衡的破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难道我们都变成素食主义者?
显然不可能。而为了满足我们对于动物蛋白质的需求 —— 量大、价格又相对便宜 ——工业化的动物生产目前看来是唯一的选择。
而 “用什么方式进行工业化动物生产”,则是我们需要作出的选择。目前看来,人造肉或许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由于植物为动物细胞提供营养,JUST 宣称其生产肉类和海鲜的效率能比现在全球产量最高的屠宰场还高 10 倍,而且还能避免温室气体排放、环境污染等问题。
除了 JUST,这个领域里其他玩家也在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旧金山食品技术公司 Memphis Meats 就是其中之一。今年年初,Memphis Meats 获得了包括美国最大肉类供应商泰森食品公司、比尔?盖茨、理查德?布兰森等人的投资,其受资本欢迎的程度可见一斑。
当然,人造肉目前也面临很多挑战,技术上的挑战就包括:从生物相容性支架、生物反应器设计、到如何扩大生产规模、让人造肉从实验室走向大批量生产等。
人造肉面临的几大问题
不论是 JUST、Memphis Meats 或其他公司,人造肉领域的创新公司都面临一些共同的挑战,其中两个主要挑战就是居高不下的成本,以及公众对人造肉的接受程度。
Memphis Meats 制造不到一斤牛肉(450克)的成本就高达 2400 美元,在如此高昂的成本下,商业化显然还需要一段距离。而泰森食品公司对其的投资,很可能就有帮助后者解决成本问题的考量。另一方面,泰森作为一个年营收 382.6 亿美元的老牌肉类供应商,也需要为未来铺路。
不过,随着技术发展与流程简化,人造肉最早一批产品的商业化也并不是遥不可及:Memphis Meats 公司近日就宣布说其首批产品将在 2021 年之前正式上市。
除了成本问题,公众对人造肉的接受程度则是人造肉大规模上市前另一个需要克服的障碍。
JUST 的 CEO Josh Tetrick 在近期接受 CNN 采访时说,虽然他认为人造鸡块、人造香肠、和人造鹅肝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在美国和亚洲一些餐馆里出现,但消费者对 “人造肉” 这件事的接受与理解程度才是人造肉是否有未来的关键因素,他担心人们还是更愿意吃真正的肉。
不过,根据美国民调网站 Plos.org 《对人造肉的态度:美国潜在客户(Attitudes to in vitro meat: A survey of potential consumers in the United States)》的研究显示,高达三分之一的美国人愿意定期吃人造肉。
而在对人造肉有顾虑的人中,最大的担忧是对人造肉色香味的怀疑:高达79%的人担心人造肉的色香味比不上真肉。此外,人造肉的伦理道德(24%),以及价格(20%)都是人们目前无法接受人造肉的主要因素。
看来,人造肉要想真正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除了迈过技术、经济方面的坎,还要想办法让大家接受它。
推荐阅读
- 2018年11月19日|2018年11月19日 星期一 亲子日记第144篇
- 2019年12月24日
- 2018年9月5日,星期三,天气晴
- 即将到手三百万
- 迷失的世界(二十七)
- 亲子日记第186篇,2018、7、26、星期四、晴
- 书评——《小行星》
- 星耀小学二年三班姜婉莹成长曰记第8天
- 亲子日记第十二天
- 2018年8月25日|2018年8月25日 星期六 晴 亲子日记第25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