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294】【每天写作几千字,难吗】

每天写几千字,其实不难。有阅读,有思考,有时间即可。
我们拆一下,假设一天想写5000字,一张卡片500字,一天就是10张卡片。
那么,每天在脑子里冒出来的念头,会不会少于10个?绝对不止。但是,被我们记录下来的,有多少呢?
过去我总觉得自己每天都在动相同的念头,但当我开始有意识地去写作后,发现人的思想变化是极快的。特别是,当你有意识去写作,就会越来越习惯于对每一件事进行更多的思考。而只需要一段时间的坚持,每天就都能轻松地发现当天可以进行写作的内容。甚至,如果加上高质量的阅读习惯,光是写卡片,一天几张1000字的卡片,其实非常轻松。
但是话又说回来,字的数量很多,质量能不能保证呢?
这就相对难说了。至少在我的经验里面,我经常会出现写了几百上千字后,发现文章完全狗屁不通,只能拿来应付一下日更(然后设为私有),并不敢长期公布。然后会等有空的时候,重新写一遍,来保证自己对事情的持续思考。这里必须说的是,如果没有动笔去写,任由思考在脑内流动,它们最终是很难化为自己的精神食粮的。因为它们模糊、笼统、不清晰,我们也许能一直从中找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但在大脑每天不断地接受新信息的过程中,这些模糊、笼统、不清晰就会逐渐被遗忘,并最终会像“消化不良”一样,被淡忘。但实际上,大脑记住了的东西并不会真正被完全遗忘,所以一旦再次碰到会激活这片记忆的信息时,就会出现“我好像之前也思考过”的感受,并觉得“已经思考了所以不需要继续”,而错失了进一步提升思考深度或宽度的机会。
同样的事情也会发生在我们对某一件事“下定论”之后。每次当我们为某种事情定下一个结论后,我们就会将它束之高阁,埋在记忆里,让它成为一种更类似“经验”的存在。但我们也知道,经验不一定是永远有效的,而且事情也不是永恒静止的。特别是现实中的很多事情,今天的结论,随着我们所掌握的信息和所经历的事件的增多,基本都会产生变化。这种变化一般都不会是“相反”,而是“更进一步”“更完善”“更全面”。
就比如,我们在阅读经典名著的时候,总有常读常新的感受一样。现实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呈现出来的都是远比任何一篇著作所描述的内容更为复杂的情形,因此,保持思考永远是具有巨大价值的。而也正因为现实是如此复杂,名著作者才会想方设法从复杂中提取自己想要表达的,相对简单明晰的,具有极强代表性的核心内容,最终呈现到我们眼前,才能做得到“常读常新”——因为这种代表性总能运用到极多的事实例子中,并进行多角度的解读。这样一来,我们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能从过去的这些名著所汲取的营养中找到思考的深度和宽度,产生有趣的想法和念头,从而写出有质有量的文章出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反复阅读经典名著,对于写作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也就是说,无论是想要追量还是追质,保持思考,并且保证思考的深度与宽度,是非常重要的。而做到这两点的方法,一是常输出整理,二是常读名:比如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比如大师的作品;比如头部的杂志。
——以及,你所憧憬的人,他们所经常阅读的,而非他们的作品。因为,比起接受高手的训练,和高手经历同样的训练,更能让人成为同水平的高手。就像搞学术研究,阅读综述文章所汲取的营养,必然没有写综述的人所汲取到的多。因为,写综述的人是读了几十篇文献,并通过输出整理,才能完成一篇综述。这其中不仅有“阅读”,还有“消化”和“吸收”的过程,最终产出的成品,其营养其实已经没有原先那么丰富,只是效率更高了而已。
有关这一点,我们可以代入“食物链”。
在自然界的食物链中,有一个特点:食物中的能量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也就是,通过被捕食而传递的能量,每经过一阶段或食性层次就会减少一点。而人类作为现在的食物链顶层,却是杂食的,而且按照食品金字塔,我们应该多吃蔬菜,肉也必需要,但是相对少一些。
可以这样代入,我们假设有一个“阅读链”。那么阅读链的最底层就是现实,“素食者”应该是“名著作者”,然后捕食者一层一层往上,最顶层是我们读者。那么我们在阅读他人作品的时候,也可以这么理解:假设我想要摄取的营养或能量更丰富,应该什么都多吃一点,而其中,更应该多从现实和“名著作者”中摄取营养,而不是去吃接近我们食物链顶端的作者们的作品——他们确实是“阅读链”中的强者,但从他们的作品中却可能汲取不到什么能量,而他们的能量,其实也是从大量阅读底层的内容而来的。那么,要达到他们的高度,当然不能光看他们的作品。就像如果我们要超越老师,就不能只听老师的课,还要听听老师是如何成为老师的故事一样。
也就是,想要成为谁,就去模仿他们的经历,甚至比他们做得更多,这才能叫做“站在巨人的肩上”。
如果上面的问题都解决了,那么最后就是时间的问题了。
【【Day294】【每天写作几千字,难吗】】就我个人经验,一般平均一小时可以打字2~3000。这是在我的中文打字速度在每分钟90~110左右的基础上。如果思路特别顺的时候,一小时可以达到5000字左右。所以,写完7000字(并稍作修改)大概需要1小时30分钟左右。这和我快速阅读完一本普通厚度的小说(如《不得贪胜》)的时间差不多。因此,假设我每天有3小时,我就能看完一本小说和写一篇7000字的读后感。我相信这并不算快,只能算“习惯”之后能够在状态很好的情况下达到的速度。
但实际上我平时的写作量是如何呢?一般是每天3000字左右。而且时不时会由于当天时间不足而只写到1000字。毕竟,每天都有3小时这种情况,一周能有几天呢?有个两天我觉得相当不错了。所以,每天几千字这种,1~3000还好说,5000以上可能会比较吃力。无论如何,量力而行,保证每天有思考,有输出,才是最重要的。《微习惯》不也说,“先订立一个几乎不可能失败的目标”。然后,我们就可以每天给自己划划曲线,看看自己哪天表现更好,哪天表现稍弱。
所以,找一个平台,或者给自己开一个文件夹,给自己订立一个每天500字的目标,然后具体地去记录每天的实际成果。当发现自己某一段时间的平均已经达到1000了,就可以把目标提高到1000字,这样也挺好。
对于我而言,订立的是每天写作1000字这个目标。时不时也会有一两天断更,但更多时候是2000~3000字,“写嗨了”甚至5000。目前的平均数字……说来有趣,我自己都还没去统计过。但是,这种量化统计其实能给自己不错的成就感和真实感,而且每天做记录也会给自己一点仪式感,使得习惯更易养成。至少,我就算没有每天统计,但是在发出文章时写下字数,并看着总字数的不断提升,也是挺有动力的。
综上,保持阅读经典作品,保持对所有事情的思考,给自己定一点轻松实现的小目标,就能完成每天的几千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