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主义火了三年,我在一个普通的春日,一头栽了进去

极简主义火了三年,我在一个普通的春日,一头栽了进去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极简主义火了三年,我在一个普通的春日,一头栽了进去】分享新观点,尊重不一样。这里是千语新说。


如题。
大概就是过年前后,第一次听说“零垃圾”生活理念,践行这个理念的很多生活方式对我来说实在有点魔性——我甚至在淘宝上搜无患子,准备买回来自己煮清洗液。不过过于狭小受限的生存条件让我打消了这个念头。(还好还好
其实我要是真的买回来,怕是一个月都不会拆快递。毕竟拆开之后,要清洗、分拣、煮制、冷却、分装……而且这个东西是没有防腐剂的,用不了太久,这意味着我隔一段时间就要重复一下这个过程——OMG,我可只有一个煮面的锅。
不过零垃圾让我开始关注和思考环保相关的问题,有两个坚持到现在并受益的习惯:
1.使用手绢;
2.二手物品买卖。
之前写过一篇文章讲我开始用手绢的事。庆幸的是用到现在,已经非常习惯了。朋友休假回来上班,给我带了一个特别称心意的伴手礼:婴儿用四层绵柔纱布巾。收到的时候我小小地尖叫了一声,我正好缺一个擦脸的纱布巾!简直是刚瞌睡就送来了枕头,太称心意了!小小的纱布巾超级柔软,吸水性很好,我这种敏感皮用它擦了一次脸就离不开了。现在我日常已经完全摆脱了擦手擦脸的一次性纸巾——但擦嘴的纸巾还在消耗,毕竟如果用手绢擦嘴的话我会不知道把它揣在哪。(很有包袱了
不过整体上纸巾的消耗以喜人的速度慢了下来,yeah!
下面就要说说二手物品的买卖。记得去年想买手机的快充套装,那时候一个非常爱鼓捣电子产品的朋友给我在闲鱼上找了一个,我当时还和医生开玩笑:哇,我们现在都消费降级到闲鱼了吗?看来那句话真没说错:人类这种动物的本质就是真香。哈哈哈~现在打开闲鱼的次数已经超过了淘宝了,最近在换季整理,清理出了一部分用不上的衣服让医生挂上了闲鱼,在闲鱼上买了一件衬衫,一个体脂秤。(不过现在想想,秤是确实需要,但那件衬衫也还是没有必要。
看,我现在已经习惯以“买这个东西到底有没有必要”来衡量我的每一笔消费了。这是践行极简主义的一个超大收获,习惯了以这样的思维反思自己的购物行为,真的会从根本上降低人的物欲——因为绝大部分东西真的没要必要。
以前我是一个消费欲很旺盛的人,从我的快递数量就足以可以看出我乱花钱的习惯了。虽然我工作三年一直在鼓捣投资什么的,但我舍友没有一个相信我有存款。“看看你的快递,就知道你的钱花哪了。”——来自舍友的吐槽。呵,大手大脚和有余粮不冲突的好吗!
但花钱大手大脚和收纳存储的麻烦程度一定是成正比的,我的东西多得可怕。光一个季节的衣服就可以放满三个24寸行李箱,这还没有算鞋子和包。这次进了极简主义的坑,昨天进行了一场彻底的换季整理,把所有过季的衣服集中收纳,把应季的衣服摆出来,重新整理了收纳空间。真的累到腰痛。我发现我真的实现了小康——吃喝穿住行用,没有一个方面是缺的。反而整理的时候翻出了很多以前囤货买的日用品,以及一些过期的药品和食物。(说到食物,我发现冲泡类的东西对我而言最容易搁置,因为食用起来的麻烦程度高于我的勤快程度)这场整理也让我深刻感受到我拥有的东西太多了。过多的东西带给我的感觉并不是满足或是更好的叠加,而是繁重的整理劳动、拥挤的空间、纠结的搭配、乱糟糟的生活。
整理完后空出了一个小箱子,准备用作旅行专用箱,其他箱子也空出了余量。这场整理让我更加坚定地践行极简主义,我想,这就是真正自发认同的好理念吧,会在践行的过程中不断认可这样做是对的。可能这才是让人满足和不断变得更好的东西。
现在对“如无必要、勿增实物”这句话很着迷,感觉这是一种非常酷的生活态度——身不为形所役。还有极简圈子大家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原则:“入一出一,先出再入”。不过在践行这两句话之前,我还需要将我的东西先精简到合适的数量,现在还远远超出我的目标。
那么接下来,继续做一件事吧:四月不买任何东西挑战!GO!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