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药械加成腰斩后,曾经的价差转移至何方?( 四 )


医疗|药械加成腰斩后,曾经的价差转移至何方?
文章图片

影像 FFR 全球论文年发布量 数据来源:pubmed
伴随AI技术在医学影像中的应用普及 , 学界对此的研究呈现出逐年攀升的趋势 。
2016年以后 , 大量企业意识到这一路径的可行性 , 国内大量关于影像FFR的公司开始成立 。其中系统研发生产商主要包括科亚医疗、博动医疗、脉流科技、心世纪、数坤科技、北芯生命等 。
医疗|药械加成腰斩后,曾经的价差转移至何方?
文章图片

国内影像FFR企业产品基本情况  注:仅列出部分企业 , 企业排名不分先后
各个公司之间产品略有交集 , 但其具体落点及战略各具特点 , 分别从不同角度持续对心血管疾病精准诊断方法进行相应探索 , 并衍生出丰富产品 , 多维度提升医疗诊断精准度及效率 。
例如 , 科亚医疗借助AI快速评估冠脉狭窄程度 , 进而减少不必要的有创冠脉造影手术和后续的PCI治疗;博动医学则布局冠脉功能学及影像领域 , 并逐步向神经介入、外周介入、电生理等领域拓展 , 以覆盖泛血管介入精准诊断的完整产业链;脉流科技则围绕心脑血管疾病创立了心血管疾病解决方案、脑血管疾病解决方案、脉流云平台三大产品线;北芯生命则同时拥有精准血管内生理学及影像学产品组合 。
当行业面临转向 , 透过影像FFR产业地图我们可以发现医疗服务加码传导方向或已转向耗材创新、腔内影像、冠脉功能学评估等赛道 。
集采时代企业如何华丽转身?面对行业变化 , 海外龙头企业与创新企业有不同的打法 。
大公司拥有稳定的生态体系和商业渠道 。首先 , 其商业布局更为完善 , 成本更为可控 。其次 , 其核心优势并不在单一产品 , 而在其自身资源及产品生态上 。依靠这两点 , 大公司能够为客户提供整套服务 , 构筑企业可持续发展力 。但大公司在单一产品线上创新力与风险承受能力却不及新兴影像企业 。正是由此 , 也为创新公司留出了发展空间 。
对于创新公司而言 , 实现产品的创新与突破则是其制胜关键所在 。目前 , 在该赛道走得快的企业 , 几乎都是依靠在单一产品或者若干个产品上面做出突破 , 快速攻入市场 。
科亚医疗凭借“深脉分数”于今年3月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 , 冲击首家AI医疗器械上市 。北芯生命则凭借其同时拥有精准血管内生理学及影像学产品组合的唯一性 , 于今年8月向港交所提交了申请版招股书 。
创新同质化在未来必定会经历新一轮洗牌 。科亚医疗与北芯生命的例子都说明 , 摆脱同质化 , 建立其企业自身的技术壁垒 , 从“国产替代”到“国产超越”才是创新企业实现弯道超车的关键所在 。
但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创新企业 , 都各有所长 , 各有所短 。创新企业与龙头企业共同合作推动产品创新 , 也不失为一种发展方式 。大公司有生态 , 创新公司有产品与技术 , 对于行业与社会而言都是一件好事 。
据了解 , 博动医学便与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等单位建立合作 , 加快推动QFR系列中国原创技术在各级医院的落地与普及 。并与飞利浦、美敦力等多家国际医疗器械巨头达成战略合作 , 加速深化国内外商业化布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