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从概念到热炒,NFT凭什么让全世界陷入疯狂?( 二 )


02 投资价值大于实际价值,巨头深耕NFT也是在筹谋未来与传统的艺术收藏行为相比,NFT数字艺术品的买卖更加“有利可图” 。
从收益层面来看,传统交易环节中,艺术家的作品一旦出售,艺术家本人就很难在往后的交易中得到回报 。但区块链则有可追踪的特性,艺术家利用这一功能,在艺术作品的每一次出售中都能获取一定比例的费用,该比例可以达到2.5%~10% 。
这种抽成方式是传统交易环节中不可能实现的,所以NFT数字艺术品交易既保护了艺术品的版权,也增加了艺术创作者的收益,有助于激发创作者更多的灵感,反过来给艺术市场增添活力 。
对买家而言,购买NFT数字艺术品只是购买了作品的所有权而已,其他人仍可在网络上随时浏览、复制与下载 。这些特点对收藏者可能更具吸引力,出于“炫耀”与分享的心理,当我们拥有价值不菲的物品时,总想让更多人知道,而NFT艺术品恰恰满足了这种需求:既能与更多的人分享快乐,也能显示自己聪明的头脑和前瞻性的眼光,还能在NFT领域中抢占一席之地,为未来可能获得的更大利益打好基础 。
因此NFT不仅吸引了老牌收藏家,还有一众年轻人也参与其中 。在《每一天:最初的5000天》的拍卖过程中,共有来自全球11个国家的33位买家,其中91%的买家是首次参与佳士得竞拍,并且比以往更加呈现出年轻化的特质 。
如果先不去考虑市场是否有投机倾向,那么NFT受到热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基于区块链技术发布在网络之中,能够最大限度地解决关于版权的纠纷,从而有效保护知识产权 。
在互联网时代,数字内容被侵权实在是一件太过容易的事,但维权则是难上加难,即使是线下的实体艺术品,也面临着已形成体系的仿制造假产业链,想要鉴别真假,所需成本同样不低 。因此将这些艺术品以NFT的形式放在区块链中是很好的途径,这样一来,每件艺术品都有了唯一确定的身份和明晰的归属,每一次的交易流转也有据可查 。
可以说,NFT使艺术品创作者的权益得到了保障,也让艺术品尽可能多地发挥其各方面的价值 。而解决了版权和收益问题,NFT在未来必然还能够产生更为深远的意义 。
从科技发展的潮流来看,NFT也颇有前景 。
最近元宇宙成为了热门概念 。今年3月,被视为“元宇宙第一股”的Roblox在纽交所上市,上市之初股价就大涨了54%,市值直奔500亿美元 。
此后各大巨头争相入局:马克·扎克伯格表示要用5年时间把Facebook变成“元宇宙公司”;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表示微软要给客户提供“元宇宙解决方案” 。在中国市场上,腾讯在去年年底提出了“全真互联网”概念;今年字节跳动收购VR初创企业Pico,对元宇宙同样是跃跃欲试 。
而NFT是元宇宙世界中重要的基础设施,也可看作是通往元宇宙领域的重点渠道 。在NFT领域,中国巨头已经行动起来:
今年5月,阿里巴巴在淘宝的“520拍卖节”中开辟了NFT数字艺术专场,随后又在6月上线“6月青年艺术家数字作品”拍卖活动 。涉及到的作品有《U107-无废星球系-柜族之梵高》、《魔鬼猫-多彩流浪体绿》和知名动漫IP《刺客伍六七》的主题皮肤 。
网易今年6月在淘宝上发行了NFT作品“小羊驼三三纪念金币” 。
腾讯旗下的“PCG事业群”则于今年8月在“幻核”App中发售了300枚“有声《十三邀》数字艺术收藏品NFT”,腾讯音乐也发售了“TME数字藏品” 。
比起海外的NFT市场,中国对虚拟资产有着更为严格的监管措施,所以侧重点也与海外有所不同:从切入角度来看,中国的NFT市场注重版权保护,强调无币化探索;就作品本身而言,中国企业推出的NFT艺术品多数都离不开知名IP,更像是在IP的周边、手办上等衍生品中应用了NFT的技术 。与其说是NFT数字艺术品买卖,更贴切的说法或许是IP周边的销售,这大概也是中国NFT市场尚处初级阶段在现实中的一种投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