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工技|Thinkpad之殇

最近我的朋友给我抱怨,感觉Thinkpad越来越令人失望了,无论是从做工或者从品控而言,Thinkpad都无法和之前相提并论了。
贸工技|Thinkpad之殇
文章插图

我仔细想了下,这个所谓的“之前”恐怕要追溯到Thinkpad还在IBM时期了。我并不是想黑Thinkpad或者联想公司,崇洋媚外向来是“香蕉人”的特点,但是对于Thinkpad或者联想公司而言,我始终是爱之深、责之切。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我依稀记得央视还做过一期特别针对联想公司的专题报道,作为奥运会设备(计算机)供应商,联想可谓出尽风头。在我的印象中,彼时的联想应该算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已打人生巅峰”,也是从那时起,联想的负面新闻不断接踵而至。
贸工技|Thinkpad之殇
文章插图

联想的战略失误
关于“技工贸”和“贸工技”之路,很早就已经开始争论;联想公司便是“贸工技”的典型代表,应该说它的出发点是好的,先销售赚取利润然后再反哺技术开发,从而实现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然而联想人错误地估计了计算机领域技术研发的难度,尤其对于像中国这样计算机基础工程起步较晚的国家。很可惜,自柳传志开始,联想逐渐摒弃“技工贸”路线,并开始深化转型。所以,有的时候选择很重要,如果道路走错了,那付出再多的努力也无济于事。
贸工技|Thinkpad之殇
文章插图

Thinkpad之殇
话题转向今天的主角“Thinkpad”,按理说,我应该把“战略失误”写在本大点之后,然而在我看来,正是由于联想的战略失误才导致了Thinkpad如今的尴尬定位。
Thinkpad曾经是一个很牛逼的品牌,甚至有很多计算机从业者都将其视为一种信仰,当然纵使它再牛逼,现在也只是“a product of lenovo”。
【 贸工技|Thinkpad之殇】贸工技|Thinkpad之殇
文章插图

2005年,当联想收购IBM个人pc业务的时候,并没有过多人看好这笔交易,然而当联想完成“蛇吞象”的消化过程后,联想开始尝到这笔交易的红利。但是非常可惜的是,经过消化吸收的联想为消费者提供的Thinkpad电脑,仅仅延续了IBM时期的风格,至于内在的灵魂,联想似乎无法也无意去继承和传承。换言之,消费者仅仅是在为其外观买单。更令人寒心的是,自联想收购IBM之后,Thinkpad品牌就走上了低价的道路,以前动辄上万甚至几万元的Thinkpad电脑居然小几千就能拿下,对于Thinkpad品牌而言,低价与高质本来就是一顿矛盾体,但Thinkpad本来就是高质的代名词。
联想本来完全可以依托Thinkpad品牌主推高端路线,走上差异化竞争道路,如此一来,几把坚定走在“贸工技”的道路上,起码还有品牌和信仰,可惜了联想,可惜了Thinkpad!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