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26岁女孩差点瘫痪,ICU里,她用颤巍巍的手,写了三封信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采访人员 吴朝香 通讯员 王晓玲 王家铃 李文芳
26岁的小高(化名)可以下床走路了,虽然走得有些缓慢,但她终于能自主行动了,也看到了康复的希望 。要知道,半年前,她差点瘫痪,“我以为自己这辈子都毁了 。”
“她的肌力从最初的0级恢复到了现在的近5级,非常不容易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陆志华说 。
她一度差点瘫痪
小高毕业后,在一家公司上班,身体一直蛮好 。今年3月底的一天,她突然出现发热、头痛的情况,最开始以为是感冒,也没在意,她去医院挂了些盐水,也没请假,还在继续上班 。
没想到发热一直不退,在当地医院诊断后,怀疑是脑炎,但治疗一段时间后,情况没有好转,小高反而出现胡言乱语,排尿困难,偶而还双眼上翻 。家人赶忙将她转院到邵逸夫医院 。
“她刚来的时候,手脚还会动,人也有意识,能说话、活动 。但病情进展很快,住进来两三天后,手脚不能动了,只有手指头能微微动下,交谈也困难 。” 陆志华说 。
icu|26岁女孩差点瘫痪,ICU里,她用颤巍巍的手,写了三封信
文章图片

视觉中国
最严重的是,小高连最基本的呼吸都无法维持,痰液无法咳出 。陆志华为她进行了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 。
经过一系列的检查,终于查出,小高患的是自身免疫引起的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
“这种疾病一般由病毒感染或疫苗接种所诱发,没有特效药,只能进行免疫抑制及支持治疗 。” 陆志华表示 。
治疗期间,ICU医生和神经内科医生一起为小高制定了治疗方案,使用了呼吸机、激素、免疫球蛋白,以及数次血浆置换治疗 。
慢慢地,她的四肢肌力开始慢慢恢复,大概一周左右,她的手脚可以从床面抬起 。
护士姐姐们每天给她花式编辫子
大概20天左右,医生考虑为小高撤掉呼吸机 。
“第一次撤掉呼吸机时,她的情况不大好,我们只能再次给她用上 。” 陆志华在思考:如果长期无法脱离呼吸机,小高就得做气管切开手术,但这毕竟是个有创手术,她还这么年轻,很担心遭遇一些后遗症,以及术后颈部留下的疤痕 。
考虑到小高的病情是在逐步好转之中,陆志华决定再试一试 。为了避免病人的肌肉萎缩,陆志华副主任医师请来了康复科医生一起为她加强锻炼,小高也努力地配合 。在ICU医生、护士、呼吸治疗师和康复师的齐心协力下,她的情况在一天一天好转 。
“治疗期间,能感觉到她很焦虑,也很难过 。毕竟这么年轻,她很怕自己以后再也起不来了 。”陆志华说 。
为此,ICU里的医护人员们一直在鼓励、安慰她 。
小高是个油脂分泌旺盛的小姑娘,脸上难免会蹦出“青春的”小豆豆,有时候头皮里都会冒出来,ICU的护士姐姐们就隔三差五的给她在床上洗头,为她梳“哪吒头”、“丸子头”、“麻花辫”…… 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用她们的“真诚、信心和爱”温暖她,鼓励她,叫她坚持下去,不要放弃 。
杨娜医生是ICU年轻善良的博士医生,不仅时时关心小G,更加能够切身体验小G的感受,像姐姐一样在关键的时候,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陪在小G的身边鼓励她;
姚旺医生是位年轻活泼的轮转医生,一有空就跑到小G床边,用纯纯的东北口音和她聊天,对他进行心理疏导,化解她的焦虑,给她坚持下去的信心 。
她用颤巍巍的手,写了三封信
在自己的肌力初步恢复后,颤颤巍巍地给陆志华等三位医师写了信,她感谢医生护士们的照顾,也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成功脱机 。
她对陆志华说:谢谢您和其他医生对我一个小姑娘的怜惜,保留我最后一点美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