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抗癌协会|12个项目获第五届上海市抗癌科技奖
文章图片
近日 , 在上海市抗癌协会第八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中 , 对获得第五届上海市抗癌科技奖的12个项目进行了颁奖 , 对于不同肿瘤领域的难点 , 获奖项目组从基础的研究、策略的建立到成果的推广 , 展现了上海市各大医疗机构研究团队在推动肿瘤精准化的诊断治疗及管理中迈出的步伐 。
来自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邵志敏教授以及上海市肺科医院的陈昶教授主持的项目荣获此次抗癌科技奖一等奖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姚瑜教授、上海市胸科医院陆舜教授以及上海长海医院张火俊教授荣获本届科技奖二等奖;来自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小秋教授、上海市胸科医院方文涛教授、上海质子重离子临床技术研发中心孔琳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梁晓华教授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郑磊贞教授荣获本届科技奖三等奖 。
邵志敏教授主持的项目《中国三阴性乳腺癌分子分型和精准治疗的研究和成果推广》聚焦乳腺癌中恶性程度最高、预后最差的三阴性乳腺癌 , 绘制中国人群三阴性乳腺癌多组学图谱 , 总结三阴性乳腺癌“复旦分型”:揭示了三阴性乳腺癌的分子生物学本质和中国人群特有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 提出三阴性乳腺癌的“复旦分型”和各亚型内部潜在的治疗靶点 , 并开展临床试验进行治疗 , 形成了三阴性乳腺癌“分子分型基础上的精准治疗”新模式 。
团队确立三阴性乳腺癌优选化疗方案 , 揭示逆转化疗耐药新策略:确立卡培他滨在三阴性乳腺癌辅助治疗阶段的价值 , 揭示TEKT4变异在紫杉醇耐药中的作用机制 , 为早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治疗提供可靠选择和重要参考 。
陈昶教授主持的项目《早期肺癌外科多节点精准诊疗策略的建立与推广应用》基于“肺癌是发病率、致死率最高的癌症 , 对早期肺癌的筛查、手术决策、复发高危人群识别及辅助治疗都是个体化诊治难点”持续科研攻关 , 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 。
此届上海市抗癌科技奖获奖项目展示了近年来上海市肿瘤诊治研究的大方向和新高度 , 强调了肿瘤诊治的精准化及全程的精细化管理 , 在多学科的协同合作下共同解决诊疗难题 , 并将学术成果转化为临床能量 , 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存 。作为上海肿瘤领域的最高奖项 , 也积极将上海肿瘤诊治方面的的创新成果推向全国 , 让上海的科技工作者登上更高的平台 。自奖项创办开展以来 , 由上海市抗癌协会推荐的“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43项 , 其中21项获奖 , 获奖率53.5% , 其中一等奖5项 , 二等奖9项 , 三等奖7项 , 其中第三届上海市抗癌科技奖一等奖获奖者周彩存教授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荣誉 。
上海市抗癌协会理事长、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陈震教授表示 , 上海市抗癌科技奖为上海市肿瘤科技工作者提供了成功展示的平台 , 作为中国抗癌科技奖乃至更高奖项的蓄水池 , 为上海市防癌抗癌科技成果推荐 , 促进上海市防癌抗癌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作用 , 将鼓励更多抗癌一线的肿瘤研究者不断改革创新 , 优化诊疗 , 将高质量的项目推向中国甚至世界舞台 。
【上海市抗癌协会|12个项目获第五届上海市抗癌科技奖】新民晚报采访人员 左妍 通讯员 汤佳贞
推荐阅读
- 程意|我27岁,抗癌10个月,这是我患癌的前兆……
- 肿瘤|突破:抗癌疗法可“杀死”多种癌症,副作用少,已有患者肿瘤消失
- 好消息:新抗癌疗法“杀死”多种癌症,副作用少,有患者肿瘤消失
-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一夜间上海精卫中心月饼火了,院方:仅限内购切勿去医院买
- 于娟|32岁名校女博士患癌,一年后离世!她抗癌期间的反思,令人警醒
- 复旦大学药学院|瞄准抗癌新靶点校企联合研发新药 中国专家科研成果成功转化
- 癌细胞|终于找到抗癌秘诀了,医生:吃饭2不要,睡前3不做,癌细胞绕道走
- 癌症|比片仔癀还要贵!120万一针的“抗癌药”谁用得起?能便宜点吗?
- 生姜|小生姜,大名堂
- 辅助生殖技术|抗癌17年,中国辅助生殖技术的开拓者之一庄广伦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