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精神鸦片”重挫腾讯游戏,误伤还是风暴前兆?( 二 )


争议防沉迷系统游戏究竟是不是“精神鸦片”,不同的观点还在碰撞,但是,让未成年人远离游戏至少目前是各界的共识,游戏防沉迷系统再次被放在公众面前讨论 。
有业内人士认为,玩游戏本身无错,错的是某些企业对未成年玩游戏防控、限制不到位,甚至引诱未成年玩游戏 。而著名经济家任泽平则发文称,游戏行业确实该规范健康发展了,类似校外学科培训一样,这些年游戏行业在资本和盈利的驱动下,越来越像精神鸦片,大人都很难不沉迷,更不用说孩子 。
事实上,早在2019年11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出《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要求所有网络游戏用户均需使用有效身份信息方可进行游戏账号注册;严格控制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时段时长 。
今年6月1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实施,其中新增“网络保护”专章,规定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其沉迷的产品和服务 。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 。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再次提出要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控制使用时长,防止网络沉迷 。
在监管的要求之下,国内的各大游戏厂商也纷纷建立了防沉迷系统 。比如腾讯要求游戏玩家完成实名认证,并对未满18周岁的用户限制游戏时间 。
“总体而言,防沉迷系统对于解决未成年人沉迷游戏问题有很大帮助,但是并没有完全解决 。”知名IT与知识产权律师赵占领表示,其一,有的游戏运营企业未严格落实实名制,未能防止未成年人借用或者冒用成年人的身份注册账号 。其二,尽管不同游戏企业对未成年人玩自家游戏有时长限制,但游戏企业和游戏产品众多,未成年人仍然可能沉迷于游戏,只是由某一款游戏转变为多款游戏 。
“我在18岁之前就开始玩游戏,也遇到过被防沉迷系统限制的情况,玩够一定时间系统会锁定 。”今年正在上大学二年级的李同学告诉凤凰网科技,他和同学们也发现有“破解”方法,比如使用成年人的身份证信息注册,或者去电商平台租借一个账号玩 。
8月3日,凤凰网科技登陆淘宝,搜索“破解防沉迷”未搜到任何商品,并且跳出一个标识着”防沉迷系统“的绿网行动页面,提示用户沉迷游戏的危害 。
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戏任重道远 。根据《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我国62.5%的未成年网民经常在网上玩游戏;未成年手机游戏用户中,在工作日玩手机游戏日均超过2小时的达到13.2%;2020年,我国超一半儿童青少年近视,因沉迷游戏而影响学业、引发性格异化的现象呈上升趋势 。
在近日举办的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上,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杨芳表示,国家层面的防沉迷实名认证平台已建成,接入企业 5000 多家、游戏超万款,初步达成了防沉迷工作的基础性目标,下一步,将始终把防沉迷作为重中之重,常抓不懈、一抓到底,推动防沉迷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给全社会一份满意的答卷 。
“这个问题可以借鉴网约车平台的做法,即用户每次玩游戏之前进行人脸识别验证,确保游戏账号的实际使用者与注册者为同一人 。”赵占领认为,在此基础上,可以继续加强对未成年人每天玩游戏的时长进行限制 。“腾讯今天呼吁的在全行业禁止未满12周岁的未成年人玩游戏,建议今后实行晚上某个时点以后一律禁止未成年人玩游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