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多次检测才呈阳性!是核酸不灵了,还是病毒变狡猾了?( 二 )
文章图片
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此前在接受采访时也谈及此现象 。
【核酸|多次检测才呈阳性!是核酸不灵了,还是病毒变狡猾了?】他给出的解释是:感染者或是病人从暴露感染到病毒开始排毒,专业上叫“强隐期”,而无症状感染者排毒专业上叫做“前隐期”,也可以叫实验室检测筛查的窗口期 。在窗口期期间,检测很多次都可能检不到阳性,但到前隐期末就会检出阳性,这个现象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
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副主任曹玮指出,目前研究证实,新冠病毒在咽部复制和排出体外的最活跃时间是在出现临床症状前后,此时咽部核酸检测呈现阳性的可能性最高 。“但是这个时间段没有那么宽 。”
按上述说法,如果核酸检测时,病人恰好排毒量少,检测结果就可能呈阴性 。也因此,反复多轮检测更显得有必要 。
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看来,这些情况都是正常的,大家完全不必恐慌 。
03
核酸检测依然是“金标准”
关于核酸检测的准确度问题,国家卫健委临床检验中心研究员李金明表示,准确度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阳性准不准,一个是阴性准不准 。
李金明称,核酸检测阳性是病毒感染的金标准,但也有一些特别的“假阳性”,比如由于一些遗留污染造成的,但可通过对阳性样本的再复检来避免 。
而“假阴性”则无法避免 。“一个是采标本的时机,感染潜伏期的末期或是发病早期,可能会出现假阴性 。另外,采样的方法和采样的人是否能按标准操作都是影响要素 。”李金明说 。
对此,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副主任李建国表示,目前我们所有的实验检验,都还没办法做到100%的检出率,“还不能说是病毒变得更狡猾了,因为这是一个实验检验误差的问题 。”
文章图片
我们知道,核酸检测是一个多环节的工作流程,而任何一个环节的问题都可能导致样本“假阴性”或“假阳性” 。
其中,采样环节尤为重要 。一般而言,新冠病毒96小时内即可在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内被发现,因此可通过咽拭子采集标本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
而在采样过程中,首先要确保采样部位当时是否有病毒存在 。
但是,即使存在,也要考虑病毒量是否已达到可检测水平 。李建国表示,当病人处于潜伏期或隐性感染过程中时,携带病毒载量并不高 。
此外,采样步骤是否规范、能否收集到足够的黏膜分泌物,也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 。做过咽拭子采样的朋友大概都知道,采样时采用的是专门的植绒拭子,而非普通棉签;鼻咽拭子采样不能只在鼻腔浅处取样,要插入鼻腔深处并且旋转一圈,这些都是为了提高准确度 。
但是,“不能因为一个假阳性或者一个假阴性,就质疑是设备不行,或说检测不负责任,这种情况需要大家的理解,也没有必要过度恐慌 。”李建国说 。
真正传染性强的感染者,如潜伏末期及发病初期患者,咽拭子95%以上均为强阳性,他们的病毒载量很高,不易被漏掉,甚至在唾液中就能检测出阳性 。
此前多位专家在不同场合也都明确表示,核酸检测的阳性结果仍是作为病毒感染诊断的“金标准” 。
04
除了核酸检测,还能怎么判断?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诊疗方案,解读核酸检测结果,不能仅仅依靠实验室结果,一定要结合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等进行综合判断 。如果有明确的流行病学暴露史,又有临床症状,一两次核酸检测阴性,不能简单地判定未感染,可能是假阴性,需要重复采样检测 。
推荐阅读
- 高风险地区|最新!低风险地区来(返)粤人员抵粤后无需测核酸
- 核酸检测|成都温江区发现一例境外输入新冠肺炎复阳病例
- 高校|高校师生返校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 全员核酸|一地在全员核酸检测中发现阳性病例!中秋、十一出游最新研判
- 舌癌|做了核酸检测,女子确诊舌癌,出现4个症状,或是舌癌“警报”
- 钟南山|上海确诊病例相关人员两次核酸阴性 钟南山、张伯礼作出最新研判
- 核酸检测|最新消息!有调整!关于核酸检测
- 核酸检测|一地新增1例本土无症状,曾8次核酸检测阴性
- 全员核酸|郑州第五轮全员核酸检测来了,疾控专家提醒注意这些事
- 郑州|郑州开展最严核酸检测,不参加的一律变“红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