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宋代的乳医、乳母与生育风俗

古代的妇女如何生孩子?由于古代文献多由男性书写,妇女生活的细节大多被回避或语焉不详 。因此,当代人拍古装片,每到妇女分娩的场景,往往如今天一样令产妇躺在床上,身上还盖着被子,医生、婢女围着产妇大呼小叫 。对此,大多数人都不会有异议 。可见,仅仅过去两三代,随着西式接生法的普及,前近代妇女如何生产已被彻底忘却 。
一 、乳医与妇女的生育
1. 宋代妇女站着分娩
【产妇|宋代的乳医、乳母与生育风俗】图一为大足大佛湾15号父母恩重经变之二《临产受苦恩》,它直观地展现出宋代妇女分娩的场景 。图中产妇即将分娩,两腿叉开,看样子正经受密集的阵痛,挣扎中上衣已经敞开,露出了抹胸,她手抚肚子,头微微上扬,表情十分痛苦 。身后的侍女只露出上半身,双手托在产妇腋下,表明产妇已站不住了 。产妇面前跪着一位中年妇女,左手持一物,似为拭巾,右手正在挽袖 。左边还有一位男子,手持一本书,正关切地盯着产妇 。
产妇|宋代的乳医、乳母与生育风俗
文章图片


图四大足大佛湾15号怀胎守护恩图
在汉字文化圈中,这种对母亲的孝道,和其他民族也很不一样,如日本,母亲的地位始终不能与父亲并列,似乎中国文化更强调对母亲的孝敬 。然而,中国人对母亲的孝行也并不是古已有之的,它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 。在中国先秦儒家孝道中,孝是维护礼的基础,因此忠与孝有直接关系 。《孝经》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论语》:“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可见,儒家的孝道虽父母并列,而更强调对父亲的尊敬;虽会歌颂母亲的养育之恩,但从不会极力渲染女性在生育方面的苦难 。
《佛说父母恩重经》“始见于武周时期明诠《大周刊定众经録》” 。论经大师将它定为疑伪经,故一般认为它由中国僧人杜撰 。敦煌写本中此经有三种版本,大足所雕经变相应据别本 。香港学者古正美认为大乘佛教的经典中,很早就有关于父母“恩重”或孝子“报恩”的思想,如北凉时昙无谶译《大般涅槊经》便特别强调母亲的生育之恩: “奇哉!我母受大苦恼,满足十月,怀抱我胎 。既生之后,推干去湿,除去不净大小便利,乳哺长养将护我身,以是义故,我当报恩,色养侍卫,随顺供养 。”
先秦的大孝子丁兰是“二十四孝”的固定成员,故事的梗概是:丁兰的父母早已过世,丁兰成人后在家里供奉木刻的亲像,每天恭恭敬敬地行礼,以后的故事皆从这个原点演化而来,故行孝图标题或为《刻木事亲》 。图五为东汉武梁祠的丁兰行孝复原图,图六为宋代丁兰行孝砖雕,图七出自清代徽州的石雕“二十四孝图” 。在追溯丁兰行孝图的演变时,笔者看到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丁兰奉拜的亲像发生父亲—母亲—父母双亲的变化轨迹 。
产妇|宋代的乳医、乳母与生育风俗
文章图片


图五汉画像石丁兰行孝复原图
产妇|宋代的乳医、乳母与生育风俗
文章图片


图六北宋墓砖雕丁兰行孝图
产妇|宋代的乳医、乳母与生育风俗
文章图片


图七清徽州石雕丁兰行孝图
近年来,唐史研究者开始注意到,在武则天的倡导下,对母亲的孝道得到民间更多的重视 。图八为昭陵陪葬燕妃墓中出土的树下人物十二屏画之四,画面为父母并坐受一男拜 。树下人物一般指高士,学者李溪认为此图含有父母同等地位的暗示,“可能意在塑造一个身行仪范的女性形象,即武后心中‘圣母临人,永昌帝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