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拉细胞|海拉细胞,开启生命科学大门,让每个活着的人感恩

生命的存续,有赖于细胞的更替 。衰老的细胞死去,增殖的细胞及时替代,而细胞每更新1代,染色体中的端粒,就会缩短1截 。因此,正常人类细胞的分裂次数,存在1个极限,平均50次,这种现象称为海弗烈克极限 。超越极限,会有2个结果,1种是细胞不断更新,机体永葆青春;另1种,是细胞疯长,导致癌症等疾病,在痛苦中死亡 。细致地了解这类过程及其机制,才能帮助人类战胜疾病,实现健康长寿 。而当代生命科学的大门,正是被这类研究所开启的,迄今,相关成果已经直接带来了至少5个诺贝尔奖 。让咱们怀着感恩的心情,开始讲述这些细胞背后的故事吧 。
海拉细胞|海拉细胞,开启生命科学大门,让每个活着的人感恩
文章图片


海拉细胞的出现,更重要的意义,是开启了生命科学研究的大门 。因为,有了这些细胞,就可以从事那些在活体无法进行的试验 。盖博士发现,这些细胞只要有合适的温度和营养条件,就可以生长,培养过程简单而省钱 。盖博士把牛胚胎和鸡血浆熬制的汁,与人的脐带血混合,做出营养液,海拉细胞就在其中1代接着1代地增殖 。盖博士还发明了悬浮培养法,用搅拌机把培养液搅动起来,让细胞浮在其中,无限地扩增 。
盖博士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没有申请专利,也没有谋利,而是近乎无偿地为其他学者提供细胞 。盖博士还发明了1种邮寄细胞的方法,把细胞培养液放入试管,送上飞机,而有些空姐则直接把试管揣入怀中,为试管保温,这些生命希望,就这样被送向世界各地,甚至被骡子运送到智利山区 。迄今为止,海拉细胞已经被培养出至少5000万吨,相当于8亿个成年人的体重总和,如果将这些细胞一字排开,可以绕地球3圈,而拉克丝的身高刚过1米5 。
海拉细胞|海拉细胞,开启生命科学大门,让每个活着的人感恩
文章图片


可以说,本星球近70年来,有关人类疾病的研究以及药物开发,多数都离不开海拉细胞的贡献 。学者们,利用海拉细胞接触各种病原体,观察变化,探究机理,寻求征服疾病的方法,至今,海拉细胞仍然是最常用的试验材料 。海拉细胞的第1次重大贡献,是促成了脊髓灰质炎疫苗的研制;1951年培养出的海拉细胞,第2年就派大了大用场,当时研发成功的疫苗,正是使用海拉细胞进行了安全试验,让疫苗在1954年被派往征服小儿麻痹的战场 。以往,这类试验,会用猴子来做,但是,对于疫苗来讲,需要上百万次的试验,试验没完成,猴都要灭绝了 。
1953年,有位学者做试验时,不小心将液体错误地倒入了海拉细胞中 。没想到,歪打正着,细胞里的染色体全部膨胀开来,科学家第1次清晰地看到了人类的染色体 。这个小失误带来的大发现,让人类开始真正地开始了解疾病与遗传的关系 。如果染色体长啥样都不知道,何来的基因编辑,哪有什么精准治疗?怎么可能会有产前诊断中的唐氏筛查呢?海拉细胞,还搭上飞船,验证了人类细胞在失去重力的状态下,会引起的相关变化 。
海拉细胞|海拉细胞,开启生命科学大门,让每个活着的人感恩
文章图片


海拉细胞,对人类的贡献难以尽述 。但是,围绕着海拉细胞,也存在着不少争议 。概括起来,主要是4点 。第1是患者的隐私权,因为拉克丝的身份和病例,曾被公开;第2是知情同意权,因为当时是在没有签署任何协议的情况下,留取了患者的人体组织;第3是所有权,即使是患病的癌症组织,也是人体的1部分,是属于患者及其法律受益人的;第4是商业利益,利用海拉细胞产生了许多科研成果和药品,但是,拉克丝的家人却没有得到任何的回报,甚至看病都付不起医疗费 。有那么多的人,使用海拉细胞,但是,没有几个人知道拉克丝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