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论读书

我是一个旁观者,看事、看人、看自己。已经有七八年的不读文学书的“病史”,对于“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的人,我是敬而远之的。这种人是有素养的,却是没有境界的,或者说是耽于一境的。
六般若,第一种是实相般若,第二种是境界般若,第三种是文字般若,第四种是方便般若,第五种是眷属般若,第六种是观照般若。六种的内涵就是金刚般若。对于五千年来,中西内外的文人,能够得文字般若的如粟之于沧海。
【青山论读书】文字能养人,故“读书只为稻粱谋”;文字能误人,故“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文字能杀人且能让人心甘情愿、至死不悟,故“维特热”曾经席卷西方。
书读到头无文字,文到顶峰是善行。他们说一次阅读便有一次收获,这 未免显得多情且矫情。读书多的也没几个读出天下,做学问的往往最终也是被世遗而“遗世独立”。“刘项从来不读书”这句愤青之语并不是说读书无用,而是书中道理本来就是现实行为的记载,善行者自然契合书中道理。
有的人创造历史,有的记载历史,有的也就只能读历史,当然也有附史之蠹、食史而生者。野狐禅的道理在读书这个领域同样适用,不昧于轮回,替换成不昧于书文即可。你说能进去、能出来才算是真自在,可是进去的多是出不来的,不然也不会“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人以书中百味全、书中颜如玉自娱自乐,独不解人间至味是清欢,无味所以协百味。读书有无我、有我和忘我,更有不执于我,读进书里和读破天外那是两种天地。
一段的经历不必一定要成长,却可以有一番自我观照。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
─────────────────
──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无影 摘录于 2018.6.8
并 致敬 青山
我见青山多妩媚
再读青山文字

    推荐阅读